"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2020 年既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又是福田区建区 30 周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改革创新理念深入人心。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的福田,拥有 " 敢为天下先 " 的城市基因,处处彰显创新、创意、创造的气质,科技创新正在融入 " 中央创新区 " 的城市肌理: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保障持续加强,产业空间多层次供给,知识产权生态圈加速形成 …… 一个活力四射的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初见雏形。
▲福田区:活力四射的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初见雏形(福宣供图)
福田集聚科技龙头资源
数据可以展示福田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的成绩:2020 年上半年,福田区专利申请数为 9983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 3270 件;专利授权数为 8031 件,同比增长 16.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 1616 件;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创新载体 226 家;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合计 27 家,总面积约 23 万平方米;引进 24 个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等项目。
总部类、国家级、高成长性的科技龙头资源集聚,是当前福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一大特色。福田区充分把握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空间布局复归城市核心区的契机,实施重点组团重塑行动,提升都市型科技创新区重要承载空间,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梅彩片区、华强北片区形成布局合理、精准定位、优势互补的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其中,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聚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三大领域,打造港校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国际一流创新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研平台三大集群,搭建产业承载、创业孵化、专家咨询三大平台,目前已对接和落地的项目数量共计 126 个。
在打造知识产权生态区方面,福田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项目,推出 22 项免费创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同时建立高价值专利资源库,汇聚高价值专利 3028 件。福田区还推出了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科创分项 "1+6 政策 ",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通过打造 5 万平方米的 " 福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基地 " 和深入推进车公庙 - 天安片区 " 硅园 " 建设,搭建多层次平台载体;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和保障工作,截至 8 月底,对 116 家企业拨付了 2080 万元人才奖励,配租人才租赁住房房源 183 套。
科技创新融入城市肌理
下一步,围绕建设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福田区将以打造尖端科技创新策源地、打造创新企业总部集聚区、打造科技金融文化融合区、建设都市优质生活典范区、建设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为目标,探索空间集约、功能复合、产业杂糅、管理智能、多态融合的城市形态,形成聚集人气、传播文化、融通资本等功能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为实现这一系列宏伟的目标,福田区实施空间保障、资源集聚、政策创新、运营保障、金融赋能、智能化支撑等六大行动。在空间保障行动中,福田区将开展现有空间资源梳理,推动存量建筑改造更新,聚焦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华强上步、车公庙 - 天安和梅林 - 彩田等重点片区,打造特色 " 硅街 "、科技 " 硅楼 "。
在资源集聚行动中,福田区将谋划重大创新平台 " 凤巢计划 ",打造基础研发重大创新平台集群,高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设 " 未来城市实验室 ";谋划头部企业 " 聚龙计划 ",实施领军企业引培行动、培育 " 强势核心 " 链主企业、打造龙头企业平台生态圈 ……
未来,社区型 " 硅楼 "" 硅街 "" 硅园 " 将融入福田的城市肌理,处处彰显的创新创意创造气质将成为福田区的新标签,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艺术创新、管理治理创新等全方位创新将成为福田发展的不竭动力。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