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6 日,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联合深圳市儿童医院成功为一名 6 月大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实施了肝移植手术。这是目前深圳年龄最小的肝移植患者,也是深圳第 3 例劈离式肝移植手术。
▲手术中
" 小黄人 " 术后反复出现胆管炎和黄疸,只能肝移植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典型的儿童肝病,患儿会浑身蜡黄,变成 " 小黄人 " ——因为他们的胆汁无法从胆管顺利排出。如果病情继续发展,患儿会逐渐发生不可逆转的淤胆性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出现肝昏迷,很多都活不过一岁。
据深圳市三院透露,目前我国每年出生的 1800 万新生儿中,约 1300-2300 位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六个月大的安安(化名)就是这样一名 " 小黄人 "。
安安 4 个月大的时候因全身发黄前往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在进行了葛西手术(一种肝门 - 空肠吻合术)以后,安安的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反复出现胆管炎和黄疸。市儿童医院与深圳市三院根据 " 粤港儿童先天性肝脏疾病一体化诊疗联盟 "(以下简称 " 联盟 ")的诊疗流程,为她打通了快速转诊通道,将她转至深圳市三院等待肝移植。
" 安安的病情进展到现在,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救治方法。" 深圳市三院肝脏外科主任姜楠表示,只有少部分患儿能够通过葛西手术根治先天性胆道闭锁,且应当尽量在患儿出生三个月内完成;此外绝大部分患儿需要肝移植手术才能根治。
在等待肝移植期间,安安又在深圳市三院被确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心脏病,手术难度进一步增加。来自深圳市三院和儿童医院的联合诊疗团队反复多次讨论,为她 " 量身定制 " 了治疗方案。
最终,在不能满足亲体移植的条件下,肝移植团队决定为安安实施劈离式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被公认为肝脏移植手术中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类型之一。在器官来源十分紧缺的当下,这种手术方式能够扩大供肝来源,为众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尤其是婴幼儿带来生的希望。
6 个月大,几乎是肝移植手术的年龄下限
8 月 26 日,姜楠和团队成功进行了劈离式肝移植,将约 20% 的供肝移植给了安安。本次供肝劈离过程仅用了 40 分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 给六个月大的患儿做肝移植手术,基本是肝移植手术的年龄下限了。" 姜楠介绍,其中一大难点在于患儿血管太细,只有 2-3 毫米,血管吻合难度极高,手术需要在 5 倍的显微镜下完成。
" 另外,安安长大后,肝脏可能在她体内发生一定旋转,如何保证肝脏旋转后血管不堵塞也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姜楠说,由于术后供肝会在患儿体内长大,手术要为肝脏预留足够的成长空间。
据了解,另外 80% 的供肝移植给了一名 43 岁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张先生(化名),他是一名厨师,过去十几年,每天都要喝半斤白酒,酒精肝已经进展到了失代偿期,肝移植是唯一的救治途径。目前,安安和张先生移植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据悉,深圳市儿童医院与深圳市三院成立联盟后已为 3 名患儿成功进行了劈离式肝移植,其中,安安是目前深圳市最小的肝移植患者。深圳市首例劈离式肝移植患儿小林,前几日还在病房高兴地度过了她移植后的第一个生日。
截至目前,深圳市三院今年已经完成了 73 例肝移植手术,进入全国肝移植第一梯队。
在 " 粤港儿童先天性肝脏疾病一体化诊疗联盟 " 的背景下,深圳市三院将与儿童医院加强合作,整合优势资源。目前,两家医院已初步建立深圳市儿童肝移植中心,共同推动深圳儿童肝移植事业发展,为深圳市及周边城市肝病患儿带来福音。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深三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