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年,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动力的创新型国际化城市,时刻呼应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我们一次次回望这座城市的改革历程,一次次追问这座城市的精神脉络,我们发现,40 年里这座城市从未停止过的,是对真的追求,是对善的信仰,是对美的向往,也是对爱的追随。
17 年的关爱行动,跟随着经济特区的创新发展,滋养着市民的精神世界,更培育了城市的美好明天。为时代明德,为城市立魂,深圳以关爱行动扬起爱的风帆,推动特区驶向温暖航程。
17 年温暖航程
书写 " 关爱之城 " 篇章
关爱行动由深圳市委市政府倡导发起、市文明委主办、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从 2003 年起,已连续举办 17 届。
3 万余项关爱活动,累计 1000 万余人次参与,打造了 " 燃料行动 "" 募师支教 " 等众多品牌项目 ……17 年里,关爱行动在深圳人的生活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丛飞、孙影、李亚威、陈如豪夫妇等大批爱心典型被铭记," 关爱 · 感恩 · 回报 "" 助人者最乐,行善者最美 "" 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感动每个人 ""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等成为市民的精神理念和追求 ……17 年里,关爱行动培育了热心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风尚,塑造了深圳 " 关爱之城 " 的城市特质。
17 年来,深圳关爱行动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规程和运作机制。从初期着重开展具体爱心活动,到中期重在开发品牌项目,逐步发展到将主要精力放在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上。
深圳关爱行动推动深圳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壮大,为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在深圳落户打下牢固的基石;推出全国首家以医院为载体的儿童医疗救助公益信息港、公益服务体验港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关爱空间项目 ",搭建贫困患儿救助的公共信息平台,推出了 26 个院内治疗救助专项基金;2013 年起创办 " 中国公益映像节 ",至今已经举办 8 年,共征集到海内外优秀公益影像作品 4057 部,覆盖全国 28 个省市区,吸引了千万网民关注,成为了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公益影像盛事,有效探索了公益理念传播、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新渠道。
深圳关爱行动关注人的生存、成长和尊严,致力于让人们共享发展成果,为深圳这座城市注入 " 爱 " 的品性,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提升城市的温度。近些年,深圳关爱行动更加聚焦 " 新春 " 这一节点,把新春关爱当做全年关爱行动的重头戏,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深化活动内涵,围绕 " 如何让市民在深圳过个好年 ",开展了 " 感恩慰问 "" 来深过年 "" 文化福利 "" 志愿服务 "" 温暖回家 "" 网络公益 "" 精准扶贫 " 几大板块开展千余项关爱活动,向每一个人传递着浓浓爱意和深深关切,让城市春天的温暖直达人心。
用关爱温暖城市
构建更完善保障机制
从首届深圳关爱行动举办至今的 " 燃料行动 ",可以看到关爱行动对城市人民一点一滴的改变。" 燃料行动 " 从每年为地中海贫血儿童开展 12 次免费输血,到推动政府将地中海贫血症纳入了少儿医保住院保险,到资助地贫儿童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更进一步推出 " 心灵燃料计划 "。17 年来," 燃料行动 " 的资助幅度不断加大,帮扶不断深入,更推动政策的完善,保障辐盖到整个地贫儿童群体。
正如 " 燃料行动 " 一样,关爱行动的持续开展,不断促进公共政策的完善,推动深圳迈向 "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 的美好图景。
2015 年," 城市因您而美 · 关爱环卫工人 " 系列爱心活动发起成立 " 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 ",为环卫工人提供各方面的资助,同时也推动了市政道路清扫保洁标准的提高;" 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 " 苯丙酮尿症(PKU)患儿救助项目在为患儿和家庭提供救助的同时,还推动有关部门将 PKU 患儿所需特殊食品费用纳入定点医院公共卫生项目预算 ……
在关爱行动的推动下,深圳探索构建了长效的救助帮扶机制。例如设立了 " 劳务工关爱基金 ",后改名 " 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来深建设者关爱基金 ",专门为非深圳户籍劳务工在深遭遇突发性重大事故时提供救助,13 年累计资助 18598 人次,共 2.57 亿元,开展劳务工大讲堂,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讲座;" 圆梦计划 "12 年累计投入资金 1 亿多元,共资助 14556 名职工圆了大学梦,为 20 多万名职工提供了实名制的公益性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春风行动 " 公益招聘会为异地务工人员组织大型公益性免费专场招聘活动,连续 16 年每年举办 400 余场公益专场招聘活动。
" 来了就是深圳人 "。福田区 " 青年驿站 " 为来深求职的青年人才免费提供短期住宿,并提供就业帮助、入职体检等服务,这种模式如今已经在深圳全市乃至国内多个城市中被复制。
同时,深圳帮困助学机制也随着关爱行动的开展而不断完善:由市民政局福彩公益金资助的农民工返乡项目已累计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 2900 万元、资助近 5.5 万名来深建设者春节返乡;" 大爱罗湖 " 系列慈善项目 7 年累计帮扶资助困难家庭 5700 多户次、困难学生 2900 多人次、重疾患者 700 多人次,发放各类资金超过 6000 万元;雏鹰展翅计划资助深圳低收入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项目自 2004 年开展以来,16 年累计资助 6839 人次,资助金额达 2044.76 万元。
如春雨润物无声
塑造 " 城市文明典范 "
在去年举行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中," 大国工匠 " 陆建新不负众望,荣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近年来,从丛飞到孙影,再到陈如豪、吴清琴夫妇,到如今的陆建新,来自深圳的一位位感人至深、爱心洋溢的全国道德模范,一次次成为全城的榜样,为这座城市带来骄傲。
多年的关爱行动,涌现出的不仅是各行各业中的道德模范,还培育了这座城市里文明有爱的每位市民。
每个人都如涓滴细流,汇成这座爱心之城的江河大海,绘出一座令人向往的美好城市画卷。
" 行走了 16 年的深圳关爱行动,记载着深圳这座城市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与广度,最后实现新高度的探索。" 在 2019 年的 " 感动深圳 " 晚会上,特邀主持人白岩松这样评价深圳这座关爱之城。
关爱行动,成为给城市输送温暖的载体。在新春期间一系列集中献爱心活动在全市开展,让深圳每个群体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浓浓爱意。
关爱行动,成为了体现城市广度的平台。在这场行动中,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积极参与,将爱的力量传递给每个人。
关爱行动,是展现城市高度的标杆。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关爱行动的使命。爱如春风,让深圳增添包容的魅力和友善的内涵。
17 年来,在关爱行动的助推下,全城奏响了一组 " 爱的交响曲 ",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市民生活更加美好、城市形象更具魅力。而未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道路上,深圳关爱行动将用更多的 " 先行 " 与 " 示范 ",为深圳塑造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让这座 " 美好生活城市 " 更加温暖而充满希望。
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