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01
深晚报道|91年老校焕发新光彩 深圳市红桂小学结束一校三址搬回新校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燕贻存香,红燕归巢,深圳市红桂小学这所 91 岁的老校迎来了发展新时期。

9 月 1 日,历时 2 年多的原址重建,该小学结束了一校三址借址办学局面,新学期回归新校区,举行了开学典礼暨新校落成仪式。

当天,全体师生在国歌响起时整齐划一地敬礼,高声唱起了国歌,唱起了久违的《燕贻校歌》。

罗湖区副区长宋强,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罗湖区桂园街道办主任曾德怀、罗湖区教育局三级调研员杨文君、桂园派出所所长陈亮、红桂小学校长叶育枢一起上台,共同点亮大屏幕,见证了红桂新校舍的落成。

红桂中学校长凌志伟、红岭小学校长张文晋、原百草园小学校长汤学儒上台,红桂学子给他们献上了鲜花与掌声。

原来,红桂小学,原名燕贻小学,是 1929 年由旅美华侨捐资兴建,2018 年 5 月,由罗湖区政府投资原地拆建,其间学校借址办学、一校三址,分别在红岭小学、百草园小学、红桂中学借校舍办学。

叶育枢表示," 在红桂小学一校三址的特殊时期,感谢红桂中学、红岭小学和百草园小学,三所兄弟学校的慷慨相助,为小红燕们提供了安稳和谐的学习环境以及蓬勃生长的发展平台。"

红桂师生随后献上了深情的诗朗诵《深圳有我 红桂有我》,在诗歌里吐露心声——在新的起点,我们红桂的老师们发出了自己铿锵有力的呐喊 / 在学校 " 大爱教育 " 的前进路上,继续滋润幼苗,熠熠生辉 / 在新的起点,我们的红桂学子也有着自己内心的期许与奋进的力量。

罗湖区副区长宋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红桂小学自办学以来取得的成绩,勉励红桂师生继续发扬优点,以新校园落成为契机,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据悉,红桂小学新校园按照 30 个班规模建设,建筑面积达 17358 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 5002 平方米),重建后的红桂小学建设标准较高,设施齐全,将有助于学校实现高起点、高要求、内涵式、跨越式发展。

校长叶育枢介绍,借新校区投入使用的契机,红桂小学擘画了未来发展的新蓝图新目标,提出了红桂小学发展强校的 " 七个点 " 方略。

即提升动力 " 核心点 ",实现干部作风精细化;狠抓发展 " 关键点 ",课程构建多元化;促进队伍 " 生长点 ",教研要求 " 背靠化 ";夯实队伍 " 支撑点 ",师资建设目标活力化;狠抓管理 " 突破点 ",管理目标制度化;营造育人 " 灵活点 ",校园打造 " 大爱化 ";提升质量 " 终极点 ",质量发展优质化。

同时,叶育枢表示,学校将尽快打造一支能打硬仗、胜仗的过硬管理执行团队。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开发相关课程,包括艺术特长类课程、兴趣活动类课程、学科深化类课程、技能活动类课程等。针对新教师多的情况,力求教研要求 " 背靠化 "。

他解释说,所谓 " 背靠化 " 就是 " 背靠背 ",这是来自篮球竞技领域的一个专业用词,即 " 连续作战 " 之意,寓意未来红桂的教研活动必须连续作战、高强度、高频率,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相关标签

小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