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未来逛南京老城南,将多一种打开方式。9 月 1 日," 幸福小西湖 共生同发展 " 小西湖商业项目分享交流会在老门东举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有机更新项目是秦淮区新都市重点项目。从老旧棚户区到旧貌换新颜,小西湖颜值正在逐步提升。同时,借助小西湖片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大闹天宫博物馆等一大波 IP 将在这里落地生根。
△更新改造中的小西湖片区 资料图
未来在小西湖,你可以去参观一个展、倾听一场戏、表演一出剧、欣赏一个工艺 …… 同时还有一种体验绝无仅有,那就是老城南的生活气息。
留住烟火气,采用 " 自下而上 " 保护更新策略
小西湖是南京市 22 处历史风貌区之一,也是南京市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该项目于 2015 年启动前期工作,2019 年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据悉,片区占地面积 4.69 万㎡,居民户数 810 户。小西湖蜿蜒曲折的传统街巷,串接了两侧风貌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民居式院落,是南京老城南地区为数不多的、较为完整保留了明清风貌特征的历史地段之一,承载了深厚的 " 南京记忆 "。
" 小西湖保护更新的过程,其实也是思考、探索、创新、实践的过程。" 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范宁介绍,在小西湖的保护更新策略上,创新采用了 " 自下而上、上下互动 " 的方式。 它改变了以往 " 大拆大建 "" 推倒重建 " 的模式,而是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共谋共商,让百姓自主选择迁与留。迁出的释放出空间,为改善基础设施植入新业态创造条件;留下的或自住或租赁,留住了小西湖在地居民生活状态与烟火气味。
比如,在小西湖的改造方式上,没有采用单一的征收搬迁方式,而是以 " 院落和幢 " 为单位,通过腾退、租赁、平移安置等多种搬迁方式,因地制宜,一院一策,成熟一片、改造一片。此外,这里首创了历史风貌区微型综合管廊建设,在螺蛳壳里用绣花的功夫,将各种市政管线整齐有序地集成地下,彻底实现了雨污分流、改变积淹水状况、通过管廊增加消防设施功能的延伸,极大提升片区安全。
打造小西湖独特 IP,大闹天宫博物馆将落户
从老旧棚户区到旧貌换新颜,小西湖的颜值逐步提升,建设成果逐步展现。未来,小西湖片区将怎么变?此次分享交流会提前剧透了一波。
△小西湖商业项目分享交流会
明代永乐敕赐的 " 三官堂 " 遗址、沈万三故居楠木大厅、《大闹天宫》创作者万氏兄弟故居 …… 在老城区的主城地段,小西湖拥有着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不可复制的烟火气息。范宁介绍,根据前期在地文化的挖掘,并结合市场定位,明确小西湖业态定位为:文化展馆、非遗工坊、文创零售、民宿餐饮、休闲娱乐,并融合 " 夜宿 "" 夜食 "" 夜娱 " 等业态,丰富夜间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一大波项目已经准备入驻。比如,结合小西湖万氏故居建筑,联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小西湖片区将打造 " 大闹天宫博物馆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速达进行项目介绍
上着鹅黄衣、下穿大红裤、腰束虎皮裙、脚蹬黑靴子、画着京剧脸谱的孙悟空形象,是几代人难忘的经典 …… 这部国产彩色动画片 《大闹天宫》的创作者是中国动画鼻祖万氏兄弟。而万氏兄弟故居,就在老城南箍桶巷 31 号。分享会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速达说,非常乐意将整个大闹天宫博物馆落户在小西湖。" 这是我们非常想做的事情,秦淮区也是最适合的,这里有非常好的基因。" 未来,这里也会汇聚众多大闹天宫主题产品和业态。
此外,小西湖片区还将与腾讯互娱合作打造南京欢乐茶馆,以喝茶打牌看戏为核心展示市井娱乐文化;引入书籍设计师、艺术家朱赢椿老师及艺术跨界人士设计打造的虫文馆,将自然教育与艺术生活美妙结合;建立木刻水印技艺馆信睦堂,现场展现以明代木刻彩印画集《十竹斋笺谱》的复刻工艺流程,再现木刻华彩技艺;" 我是迷 " 推理馆带来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实景推理游戏;引入精品民宿花间堂等。
△小西湖片区将打造 " 欢乐茶馆 "
" 小西湖做了很好的试验:小规模、小尺度、渐进式,这样的城市更新模式很有价值和生命力。" 秦淮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吴杰表示,建筑更新后的利用,就是对建筑最好的保护。未来,在遵循片区历史文化脉络的基础上,这里还将引入更多有特色、个性的商业,打造独特的小西湖 IP。
通讯员 李颖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记者 杜雪迎 徐红艳 / 文 吉星 / 摄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