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的多多(化名)看到黄平就拉着裤腿要抱抱,同时还不忘拿来自己的玩具挖掘机要送给黄平。黄平是深圳颐爱医院精神科主治医生,小宝并不是他的病人,而是病人的孩子。8 月 16 日,多多的母亲唐越(化名)因为发病,被送到颐爱医院进行治疗。1 岁半的多多没人照顾,医护人员便当起了临时 " 爹妈 ",白天轮流照顾起多多,晚上则安排了专人带他睡觉。
患者带未断奶孩子一起住进医院
唐越住进医院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主治医生黄平介绍,刚送过来的时候,唐越的行为很紊乱。经过医院诊断,其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经过半个月的治疗,虽然有时候还会复发,但是相较半个月前,已经好了很多。
据了解,8 月 16 日,唐越因发病闹上了派出所,唐越丈夫起初并不同意将妻子送到医院,原因是多多才一岁半,还没断奶,不能离开妈妈。
" 这位患者的丈夫在广州当建筑工人,常年无法照顾家里,只能由患者带着 1 岁半的儿子租住在出租屋里。8 月 16 日她病发后 , 我们联系了家属,他说送医院可以,但必须连幼童也能一起收。这让我们非常为难,所幸最后颐爱医院同意接收。" 布吉社区精防社工介绍。
事发当天,社区工作人员联系上了深圳颐爱医院,医院同意将唐越和多多一并接到医院。" 我从医那么多年,像这样将病人和病人家属一并接入医院照顾或者治疗的,我也是第一次遇到。" 黄平说。
医护人员轮流当起 " 爹妈 "
刚刚住进医院的时候,唐越与多多是住在一起的。但很快,医生发现,这样长久下去根本行不通。" 主要原因是母亲需要接受治疗,吃精神类的药物。孩子还处在母乳喂养的状态,如果继续母乳喂养,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颐爱医院精神二科医生助理孙小影说。
这种情况下,颐爱医院第一时间联系唐越外出打工的丈夫前来沟通。" 患者丈夫在外地工地上打工,顾不上家里。他当时说,如果我们没办法照顾好小孩,他只能把患者跟小孩都带回家。病人得不到治疗,病情肯定会继续加重。" 黄平告诉记者。
对此,医院上下也在想办法怎么更好地解决问题。经过沟通,唐越继续留在精神科治疗,多多则安置在综合科,由医院的医生、护士和护工轮流照顾,晚上则安排专人陪孩子睡觉。
因为多多的到来,综合科的一切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饮水机不敢插电源,因为怕热水烫着他。1 岁多的孩子嘛,喜欢跑,我们生怕他磕着碰着,吃饭喝水的时候怕他噎着。" 孙小影说。因为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刚开始的时候,多多非常不适应,经常哭闹。现在,多多已经跟医护人员打成一片,见到医护人员,还会主动送上玩具。
颐爱关爱基金爱心接力
" 幼童有人照料,患者才能安心接受治疗。而按照患者这样的情况,在接受治疗后是极有可能回归正常生活的。" 颐爱医院副院长张翔表示。
张翔告诉记者,医院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个患者家庭 ," 一方面是医护人员自掏腰包给孩子买衣服、奶粉、纸尿片等生活物资。一些家里有小孩的医院职工,还把自家小孩的衣物带过来给多多。另一方面也向颐爱关爱基金申请经费照料这个孩子。"
据了解," 深圳市坪山区慈善会 · 颐爱关爱基金 " 是以深圳颐爱医院为主体发起的慈善基金,旨在为社会有需求的弱势群体和社会突发应急事件提供资助。" 医护人员的爱心和基金缓解了一些照顾小孩成本的问题,但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市民能奉献爱心,帮助这个家庭。在治疗过程中,让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料,患者治疗后能回归社会,这需要我们一同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 张翔说。
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