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燕 记者 葛小林)9 月 7 日,常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统计,上周常州警方共接报通讯网络诈骗警情 541 起,预警拦截境外语音诈骗电话 2454 起,冻结资金 292 万余元。其中,网络小额贷款诈骗和网上投资诈骗常居报警数量前列,骗子以 " 误操作为代理商,每月需扣款 " 为由诈骗网购买家的案件,最近持续多发,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常州市反诈骗中心
5 类诈骗高发,长期 " 霸榜 "
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反诈骗中心获悉,上周,常州警方共接报通讯网络诈骗警情 541 起,同比上升 52.4%,环比上升 4.6%。梳理上周的案件类型,从数量上来看,网络小额贷款诈骗 103 起,网上投资诈骗 86 起,网络兼职诈骗 86 起,冒充熟人、领导诈骗 63 起,网络购物诈骗 47 起,这 5 类诈骗手段发案数量居前五位。
△常州市反诈骗中心统计图
记者注意到,这 5 类诈骗手段,长期占据发案数量的前 5 位。例如,8 月 21 日至 27 日一周,发案数量居前 5 位的分别是网上投资诈骗 90 起,网络小额贷款诈骗 86 起,网络兼职诈骗 77 起,冒充熟人、领导诈骗 47 起,网络购物诈骗 45 起。8 月 14 日至 20 日的一周,发案数量居前 5 位的,分别是网上投资诈骗 109 起,网络小额贷款诈骗 102 起,网络兼职诈骗 70 起,网络购物诈骗 51 起,冒充熟人、领导诈骗 28 起。
据常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上述的网上投资诈骗、网络小额贷款诈骗等 5 类诈骗,从今年 1 月以来,一直是占据发案数量前 5 位,其中常居榜首的多是网络小额贷款诈骗和网上投资诈骗,网络兼职诈骗和网络购物诈骗互相竞争第 3 第 4 位,冒充熟人、领导诈骗一般稳居第 5 位。
△常州市反诈骗中心统计图
解除 " 代理商 " 服务却被骗 15 万
8 月 24 日,溧阳市民黄某接到一个陌生号码,对方自称是某电商网站的客服,询问其前段时间是否下单购买了一个首饰。黄某确实下单买了一个首饰," 客服 " 立即抱歉地称,由于他们工作人员失误,将黄某误操作成某电商的代理商,这就导致黄某每个月需扣费 790 元的代理商费。不过,如果取消该项业务,黄某可以不需要支付该服务费,询问是否需要取消该业务?黄某一听,当即表示要取消该服务。
随后," 客服 " 将他的电话转接给某银行 " 客服 ",电话那头的 " 客服 " 以黄某取消业务时信息填写了错误,需解冻账号,让黄某通过一连串所谓的解冻操作,最终骗了黄某 4 万元。
9 月 1 日,金坛区市民张某也遭遇了此类诈骗。骗子冒充商城客服,谎称实习生操作失误将其列入批发商,每个月要扣款,可以需要帮其办理取消业务。张某随后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在多个 APP 上借款,再转账到骗子的银行账户,前后一共被骗 11 万余元。
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有了升级版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网络购物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诈骗分子使用快递爆仓、订单延迟、缺货断货、包裹丢失、商品质量问题退款等各种伪装手段实施诈骗。今年以来,常州市反诈骗中心共接到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警情共 607 起,同比上升 26.2%,该类警情呈不断上升趋势,且被骗金额在 10 万以上多达 40 余起。其中被误设为 " 代理商 " 实施诈骗的套路,是冒充客服退款类诈骗的新变种。
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称,骗子自称是知名电商平台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的账户被误操作为代理商,需配合银行解除每月扣款,随后 " 银行工作人员 " 便会以 " 解冻账号 " 为由引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至各种借贷 APP 上借贷后转至骗子账户。这类诈骗之所以能得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受害人的网购交易清单,他们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购物时间和购买商品,增加了诈骗的迷惑性。因此,市民在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时都要提高警惕,当对方称你被设置成了 " 运营商 ",要 " 退款 "" 返钱 " 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要先到正规网站核实交易信息,或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