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08
深晚报道| 光明区正式出台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 到2035年建成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0 年 9 月 8 日,在成为行政区将满 2 周年之际,光明区委宣传部组织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区政府正式印发《光明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5 年)》(下称《规划》)。

会上,区发展和改革局主要负责人汇报光明区成立两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解读《规划》制定背景,并介绍《规划》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围绕《规划》中相关领域重点工作部署介绍未来工作方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汇报自 2007 年至今光明区的产业发展成果,介绍今后落实《规划》的主要工作思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汇报了光明区产业用地及供应情况。▲光明区成立两周年暨《规划》专题新闻发布会现场

《规划》出台 为光明对标一流完善产业发展及配套指明方向

2020 年是光明区 " 营商环境提升年 " 和 " 治理能力提升年 "。《规划》立足 " 新使命 " 和 " 新定位 ",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总体目标,提出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特色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光明打造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规划》还充分借鉴国际一流 " 科学城 + 产业城 " 发展经验,立足辖区实际,顺应世界科技产业发展潮流,推动创新裂变、产业聚变,积极探索形成科学设施带动产业发展的 " 沿途下蛋 " 新模式。

据悉,《规划》以 " 科学赋能,高端跃升,建设全球知名的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 " 为标题,明确了光明现代产业发展的四大路径:坚持原创引领,全面发挥科学牵引产业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打通科技产业转化通道;坚持协同发展,全面融入国际产业创新布局;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进自然与经济和谐共生。

对如何实现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 " 三步走 " 思路:到 2022 年,形成科技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到 2025 年,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科研经济发展新范例;到 2035 年,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引领型现代产业先锋区。同时,《规划》从 " 创新发展 " 和 " 产业发展 " 两个方面共提出包括全社会研发支出占 GDP 比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 12 个指标构成的规划指标体系。

作为光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规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坚持前瞻布局、包容延续和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多维度评价研究遴选光明区重点发展产业,提出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特色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明确了 21 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并通过专栏的形式描绘了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了 22 项重点任务。

作为光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规划》务实性强,通过高标准打造提高源头创新供给、完善转化支撑体系、强化国际协同合作、盘活产业空间存量、引进头雁领航人才等五大重点工程,明确了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前谋划产业基础设施、探索专业化园区联合开发建设模式等 19 项重点任务,全面推动光明区优势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还创新提出 " 一廊、三区、五集群 " 产业总体空间布局。" 一廊 " 即打造龙大科技创新发展走廊。以龙大高速向南联接南山、福田、香港等区域以及向北衔接东莞、广州,对接国际国内创新资源。" 三区 " 即科技创新区、成果转化区和产业发展区,构建 " 东创、中转、西产 " 相互协作、相互支撑的功能布局。" 五集群 " 即原始创新集群、科技服务集群、智能产业集群、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等。▲光明区 " 一廊、三区、五集群 " 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图

作为光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规划》的编制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因《规划》出台将为凝聚产业发展共识,明晰产业发展思路,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完善产业配套环境,打造光明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格局带来诸多利好,意义重大。为此,区主要领导多次组织专题研究,并就下一步修改方向做出明确指示和要求,统筹部门区发改局在《规划》编制前期的研究阶段,针对光明区新型显示、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优势传统产业等五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同时结合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前瞻研究了大科学装置关联产业、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区发展经验以及光明参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策略等,为光明区产业方向选择、产业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路径的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光明区将切实加强《规划》在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体系中的统筹作用,紧扣未来三年发展目标,提出近期产业发展路线,编制印发近期行动方案,形成《规划》+ 近期行动方案 + 重点产业扶持政策的工作体系,确保 " 一张蓝图干到底 ",实现产业发展各项规划目标。

挂牌 2 年以来 光明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势头迅猛

光明区正式挂牌于 2018 年 9 月 19 日,两年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产业经济发展、配套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遍地开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今日光明城市面貌

自挂牌起,光明区更加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经济总量从 2017 年的 850.12 亿元增至 2019 年的 1020.92 亿元,迈上了千亿级台阶;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连续两年保持 28% 以上的高位增长,2020 年完成总量有望接近 800 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市前列。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之余,光明区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尤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2017 年底,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仅 614 家,2019 年底增至 1285 家。2007-2019 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 91 亿元增至 573 亿元,2019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 398 亿元,占光明区工业增加值的 69.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39%,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光明区主导产业。2020 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国家电动汽车产业计量中心等 " 两院三中心 " 投入运营。▲外地专家赴光明企业考察交流

随着《光明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 2020 年工作方案》印发,大力实施 15 个方面 137 项具体任务,全面提升服务、法治和配套水平,光明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光明区全力贯彻落实中央关于 " 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的工作要求,密集出台了惠企 "15 条 ""24 条 "" 千亿挖潜,百亿攻坚 " 经济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已落实各类惠企资金超过 1.3 亿元,经济发展复苏迅速。2020 上半年,全区 GDP 实现 462.66 亿元,增长 0.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 8.2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280.86 亿元,增长 0.6%,是全市实现正增长的三个区之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 23.0%,增速排名全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与此同时,光明高标准抓好规划编制、高效率推进土地提质增效、高质量布局大科学装置、高水平集聚大学和科研机构,举全区之力推动光明科学城建设提质加速,加快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并对标国际一流构建城市功能格局,聚焦民生领域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放眼今日光明,重点片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包括地铁在内的综合交通日趋完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集聚、医疗高地逐步成型、文体事业发展成效日显、社会保障持续完善、城区环境更加优美。

深圳晚报记者 刘云惠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