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葛玲玲 记者 舒越)3D 打印技术、紫外线照射下的 " 夜明珠 "、法官职业初体验 ……9 月 9 日,南京理工大学迎来 4000 多名本科新生。在迎新报到点,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很多学院 " 花式 " 炫技,将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实物搬到了现场,引起很多新生的围观。
高能 " 炫技 "!新生现场体验 3D 打印技术
在材料学院迎新点,桌上摆放着一些看似由金属制作的物件,比如金属陀螺、金属乒乓球等等。这些物件都有什么 " 玄机 "? 据悉,它们都来自材料学院陈光教授团队部分科研项目,包括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的航空发动机部件、神奇的陀螺仪以及钛合金乒乓球。当金属质感的乒乓球被扔到地上又迅速弹起,新生们发出惊叹:" 居然弹这么高?好神奇!" 纷纷跃跃欲试。
△航空发动机部件、神奇的陀螺仪以及钛合金乒乓球
" 学弟学妹们,如果你们玩过陀螺,就会知道陀螺在高速自由旋转时,不受外力影响下,它的旋转轴指向是稳定不变的。" 南理工材料学院纳米技术与材料专业大四学生廖阳向新生们介绍,陀螺仪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一种仪器。陀螺仪最早应用是导航,后来,陀螺仪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勘探等领域。手机上也有微型陀螺仪,配合手机摄像头使用,可以起到防抖作用。
△钛合金乒乓球
" 我觉得这种迎新方式很新颖。" 来自宁夏的新生刘添林告诉记者,大一他将进入材料大类学习,其实对专业并不是很了解,听了学长学姐的介绍,以及亲身体验,感觉渐渐对这个专业有了新的认识。
△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明亮的荧光
现场,材料学院曾海波教授团队还展示了具有照明和显示功能的钙钛矿量子点溶剂和粉末。日光下普通的材料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明亮的荧光,像黑夜中一颗夜明珠,令人惊叹。
△新生们
△志愿者们帮助萌新
穿上法官服、手拿《民法典》,知识产权学院的新生报到后,在学院迎新的背景墙展板前拍照留念。学院为新生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用法院卷宗档案袋包装,并在封口处用印有知产院院徽的火漆蜡章蜡封,里面包括法学入门推荐书单、写着师长寄语的明信片、新生入学手册、新生个人信息的纪念牌、学生铭牌等。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穿上法官服,让学生进行职业初体验,是希望告诉同学们,从此以后责任和担当在肩头,勉励大家砥砺前行。
心有灵犀!没商量,双胞胎兄弟第一志愿都是南理工
一对来自安徽省的双胞胎新生——机械学院 2020 级刘子岩同学和化工学院 2020 级刘子晗同学一同踏入南京理工大学的校门。" 熬了十二年,我们能考入南理工,非常激动、开心。" 提及双双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刘子岩和刘子晗毫不掩饰开心的心情。在得知各自的高考成绩后,他们分别查询了心仪高校的投档信息," 我们打算先各自考虑一下,决定之后再讨论。" 巧合的是,坐下来一起商讨时才发现,二人的第一志愿竟然都是南理工,堪称 " 心有灵犀 "。
△双胞胎兄弟
与多数人印象中 " 双胞胎形影不离 " 的情况不同,由于中考时二人的成绩略有差别,他们分别进入了不同的高中。他们的学习经历也很励志,哥哥刘子岩提到:" 进入高中的时候我的成绩大概在六百名左右,但是毕业的时候我考了全校第六,弟弟也跟我差不多。" 秉持着 " 该学时学,该玩时玩 " 的学习原则,他们给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有趣的是,中考时弟弟子晗的成绩稍高于哥哥,而三年后,哥哥又凭借数分之差 " 扳回一局 "。
面对未知的大学生活,二人尚未寻找到明确的方向,但开朗的双胞胎表示将会把过往几年的学习劲头保持到大学的历程中,因为 " 大学的竞争会更激烈 "。其实,子岩和子晗已早早地给自己的首个学年生涯立下了 flag:争取在大一学期期末的时候冲进钱学森学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