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9-11
国内最大跨度悬索桥最新进展!仙新路过江通道南锚碇地连墙完成施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昊 记者 李娜)9 月 11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0 日夜间,由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组织建设,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南锚碇地连墙顺利完成施工,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转入南锚碇明挖施工阶段。

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介于南京八卦洲大桥和栖霞山大桥之间,采用悬索桥方式建设,主跨 1760 米,一跨过江,是目前同类型桥梁中国内第一,世界第三跨度的悬索桥。正在施工的南锚碇作为大桥的重要受力结构,如同力压千斤的秤砣,将起到拉起整座大桥的作用,是拉起千米级悬索桥的关键。

大桥南锚碇采用地下连续墙基础,外径 65 米,最大深度 63 米。锚碇基坑开挖深度 57 米,在同截面、同类型基坑中居世界前列。南锚碇地连墙底灌浆帷幕承担最大水头差达 60 米,止水要求高,且地质条件复杂。项目技术骨干在施工之初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提前在地连墙槽段内外两侧采用双轮铣深搅连续墙工艺进行槽壁加固,这也是该工艺首次应用于地连墙施工中,使得加固范围更均匀、成墙精度更高、墙体壁面更平整,保证了地连墙成槽孔壁强度和垂直度,有效防止槽壁坍塌风险。同时,利用地连墙槽段内预埋的声测管,采用 " 孔口封闭、孔内循环灌浆法 " 进行注浆,通过灌注水泥浆处理墙底接触段及基岩裂隙,提高了地连墙整体抗渗能力。

据中交二航局项目负责人张国浩介绍:" 南锚碇位于乌龙山山前小漓江生态湿地内,环保要求极高。锚碇处原为深槽,淤积了厚度不等的各类粘土。首幅地连墙施工过程中,铣槽机铣削岩层困难,成槽效率偏低。我们主动与业主和设计、监理单位提出商计,经讨论研究决定调整施工工艺,将岩层的成槽方式调整为旋挖钻引孔、冲击钻冲孔、铣槽机铣孔的组合方式。通过合理调配现场施工机械,缩减施工工序衔接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成槽效率。"

南锚碇地连墙圆满完成后,将起到防水和抵御土侧压力的作用,为后续锚碇基坑开挖作业及基础施工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施工条件。

作为联系南京江南和江北地区的重要通道、实现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仙新路过江通道工程建成后对于提升南京首位度,推进宁镇扬一体化战略,实现南京拥江发展,推动江北新区、南京经开区及六合区跨越发展,进一步提升长江干线过江能力、完善区域路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黄立志摄 编辑 黄媛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