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此前全球征集包括 50 平方公里中心区、小漠湾文旅创新小镇、50.9 公里滨海地区规划设计方案后,今年 3 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再次与深圳市规划部门 " 携手 ",共同组织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国际咨询。
经过 6 个月的激烈角逐,9 月 9-10 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之际,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简称 " 深汕合作区 ")" 城居山水间 · 乡入自然境 " 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国际咨询方案评审会在深汕西会展中心举行。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丁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文维,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力涛出席评审会。
9 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参与的形式,从来自全球 12 个国家的 37 家投标设计机构(联合体)共 90 家设计单位中,最终投票确定:荷兰 NL Urban Solutions B.V. 等设计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呈现的《润泽之城》方案摘得深圳第 "10+1" 区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国际咨询桂冠。接下来,该方案将进一步深化,围绕凸显滨水自然之美、岸线生态之美、人文景观之美、田园都市之美的规划思路,把赤石河一河两岸打造成为赏水憩园、生态乐园、宜居家园、市民花园,助力深汕合作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
据介绍,36.8 公里长的赤石河是深汕合作区第一大河流,发源于北部莲花山脉,向南贯通深汕合作区全境,并在小漠湾汇入大海,流域面积 382 平方公里,占深汕合作区总地域面积的近八成。作为深汕人民的母亲河,该河流沿线串联深汕合作区山、海、林、田、湖、草等多种生态要素,以及城镇、村庄、渡口等人文要素,构成了全区最具多样性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景观系统,其生态价值和功能价值构成了深汕合作区高品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窗口。它不仅孕育了这里璀璨的古代文明,而且也正见证着深汕合作区现代化征程的凤凰涅槃。赤石河 " 一河两岸 " 区域,是新城未来发展的中心地带、战略走廊,更是深圳第 "10+1" 区山海本底的精彩呈现、形象代言。做好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此次赤石河一河两岸规划设计国际咨询方案评审会尘埃落定后,夺冠团队将对入围的所有方案进行整合提升,汇聚全球智慧,绘就具有国际一流水准、体现深圳标准、富有深汕特色的赤石河一河两岸城市发展蓝图,必将为深汕合作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和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夯实顶层设计基础。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深汕力量。这座更加宜居宜业的新城必将带给 " 深汕人 " 更有温度、更可感受、更可拥抱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李星照 尹雨蕾 编辑 李剑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