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之后 : 语言与翻译面面观》是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治 • 斯坦纳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也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部力著,涵盖语言学、文学、哲学、艺术甚至科技及生物学领域,可谓语言学及翻译理论的一项总体研究。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主席张隆溪评论说,乔治 • 斯坦纳的《巴别塔之后》把翻译放在语言学、阐释学和跨文化研究广阔的背景中来讨论,却绝不是一部所谓的 " 翻译研究 " 著作,其价值也远远超过一些徒有虚名的 " 翻译研究 " 著作。读这本书,你会叹服作者学识之渊博、分析之精到和洞见之深刻,对人类如何通过语言来相互理解和交往,会有更真确的认识。这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而且一定会得益良多的好书。
乔治 • 斯坦纳,当代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不列颠学会会员。1929 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以德语、法语、英语为母语。先后在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经济学人》杂志编辑,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日内瓦大学等知名学府,教授比较文学课程。研究领域涉及文学理论、比较文学、翻译理论等,提出了重要的 " 翻译四步骤 " 理论。
斯坦纳著作等身,主要作品包括《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马丁 • 海德格尔》《语言与沉默》等。2007 年,斯坦纳获得阿方索 • 雷耶斯国际奖。
《巴别塔之后 : 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乔治 • 斯坦纳 著
孟醒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9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