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9-13
让地铁更安全更舒适!这位工程师紧盯列车生产调试每个细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沈琳 记者 张敏)33 岁的邵国栋是常州地铁一名车辆电气工程师,作为常州地铁运营分公司的一员,他主要负责电客车系统调研、监造和调试工作。

对于乘客而言,1 号线 " 红小梦 " 和 2 号线 " 蓝精灵 ",只是普通的电客车,而对于邵国栋而言,这都是他付诸心血、全程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监造的,犹如自己的 " 孩子 " 一般。

地铁车辆从无到有,从调试到运营,邵国栋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说:" 每一辆列车出行的背后,都有我们车辆‘维保天团’的全程守护,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常州地铁安全、舒适运营保驾护航。"

全程监督每一个环节,把好质量关

邵国栋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地铁相关工作。2017 年 6 月 1 日刚加入常州地铁不久的他就被委以重任,负责 " 红小梦 " 的监造工作。从 2017 年 8 月起,他就前往南京中车浦镇公司驻厂,全程监督车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身为业主代表,他主要负责车辆制造过程中进度、质量跟踪等工作。

常州地铁 1 号线首列车总长约 120 米,如果以 1.5 米 / 秒的速度行走,走完一列车的时间大概是 1 分 20 秒 。可是,在监造过程中,他巡查一列车的时间至少是 40 分钟,约为正常时间的 30 倍。

" 这是常州地铁 1 号线的首列车,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甲方代表,在把控进度的前提下,我们对质量非常关注,不能让列车带着问题出厂,那样就会影响到列车之后的运营和维保问题,所以必须管控好现场生产质量,凡事想在前、盯到位。"

在驻厂监造过程中,邵国栋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件检查、现场巡查、首件鉴定、监造例会等手段,做到项目进度实时把握,车辆制造质量全面管控。

关注每一个细节问题,提高舒适性

2017 年 8 月 8 日,首列车 " 红小梦 " 开始生产,2018 年 5 月底,首列车抵达常州。300 多天里," 红小梦 " 从无到有,从静态调试、出厂到抵达常州,邵国栋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为 " 红小梦 " 倾注了太多心血。

监造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邵国栋回忆,在首列车出厂前,列车需要进行淋雨实验,他发现列车门叶之间有轻微漏雨情况。为了保证列车以最佳的性能出厂,邵国栋所在的监造执行组立即组织三方,对门叶胶条、门机构、关门夹紧力等进行检查和测试,经过完善和优化,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当地铁 1 号线开通运营后,邵国栋依然没有停歇,每当深夜列车到达车辆段后,他和车辆部同事们就忙碌在一线,为 " 红小梦 " 安全、舒适运行保驾护航。

夏季来临,不少乘客反映地铁内空调温度忽冷忽热一事。" 有的乘客说太冷,有的乘客说太热,其实从全国地铁来看,空调温度一直都是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 邵国栋表示,在广泛征集意见和调研的基础上,地铁 1 号线正在全面调整,后期将考虑对列车拟实行不同车厢不同温度。

建立车辆故障数据库,增加实用性

在圆满完成 1 号线车辆相关工作后,邵国栋紧接着又参与到 2 号线车辆监造及调试工作中。有了 1 号线的工作经验,在 2 号线车辆监造上,邵国栋更加游刃有余了。

与 1 号线列车 " 红小梦 " 相比,2 号线列车 " 蓝精灵 " 有了一些改变。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蓝精灵 " 的座椅根据人体工学设计了弧度,舒适性更强。

目前 2 号线正处于总体调试阶段,邵国栋每天出现在丁堰车辆段。白天,他要带领调试团队进行列车调试;晚上,则要将白天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从早到晚,他和同事们基本都在列车上度过。调试之外,邵国栋还需要将所有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建立 2 号线车辆故障数据库,从而方便 2 号线后期的维保、日常检修和改进等工作,避免同事们踩坑。

从车辆监造到上线调试,邵国栋全程跟踪,事无巨细,将汗水挥洒在 1、2 号线车辆段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工作繁忙,他与家人相隔两地,陪伴时间甚少。虽然心有愧疚,但是邵国栋表示,为了龙城百姓的出行,这些付出都很值得!

(地铁供图)

相关标签

地铁 工程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