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16
深晚报道 | 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在福田开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第 1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开园。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汪仕林 陈龙辉 通讯员 刘克宁 杨子) 9 月 12 日上午,第 1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开园暨 2121 计划启动仪式在福田区红树林生态公园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王国宾,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武警广东总队执勤第三支队支队长余来勇和学生代表、志愿者代表一同参加启动仪式。大家写下对城市生态梦想,封存在时间胶囊并埋入园区,20 年后重新开启,同时启动时间跨度为 100 年的城市自然恢复生态定位试验。

第 1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 2017 年 7 月在深圳召开,为了更好地落实 " 植物科学深圳宣言 " 制定的植物科学发展理念,深圳市政府决定建设第 1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园。相比普通公园,该纪念园有四个 " 不一样 "。

设计不一样 大自然做设计师

这是一个不种植一株园林植物的植物学大会纪念园。纪念园的建设以城市自然修复为主题,辅以适度的人工干预。除了栈道、碎石路、公厕等必要的功能性设施,作为纪念园的首席设计师,大自然拥有了设计的主动权。从全市选择代表性的多处公园迁移过来了 1545 立方土壤,让植物的种子自由生根、发芽、生长," 自然竞争,适者生存 ",实现城市对自然最大的尊重。

特色不一样 以自然保护和生态修复为特色

纪念园是一个处于动态而非结果的公园,一个具有生态建设教育意义的公园。纪念园位于深圳河与新洲河进入深圳湾的交会处,与香港米埔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隔河相望,紧邻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位独特、生态敏感。目前清理了外来物种无瓣海桑 6774 株,并用无瓣海桑的木材就地修建了观察红树林的木栈道,在进行控制、治理外来入侵物种之外,给乡土植物充分自由生长的空间。这里也将是新洲红树碧道的起点,接下来还将持续加强深港生态保护合作。

理念不一样 共建共治共管凝聚各方智慧

纪念园的建设是社会各方智慧的结晶。在建设过程中体现了共建共治共管理念,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科学机构、学生、市民朋友热情积极地参与建设,项目建设还得到了武警部队的大力支持。

未来不一样 打造绿色生态发展样板

第 1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口号是 " 关心植物,关注未来 ",纪念园 "2121" 百年计划,从今年至到 2121 年,开展时间跨度为 100 年的城市自然恢复生态定位试验,简称 "2121 计划 "。

该计划得到了国内外顶尖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的支持,市气象台在这里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大学、仙湖植物园、福田区教科院和全市的相关中小学、红树林基金会等将组织市民、学生持续地开展科学观察。一方面形成专业的科学研究成果,一方面让公众通过记录感知植物生长,使纪念园成为植物科学研究的平台,公众科学教育的载体,这也是对植物学大会最好的纪念。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张国宏、福田区领导叶文戈、朱伟华和红树林基金会(MCF)终身荣誉理事和执行理事长陈劲松当日参加了现场活动。

主办方欢迎各位市民朋友通过预约入园参观和参与科学计划,共同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打造一个绿色生态发展样板。

相关标签

福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