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秦帝国》,有小说、电视剧、游戏、评书等等多元化的产品,可谓本世纪相当成功的的文学作品了。很多读者看着这套书长大,称这套书陪伴自己走过了最低谷的时期。
《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本是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1993 年开始创作《大秦帝国》的电视剧剧本,1998 年更是辞职到海南专心创作《大秦帝国》小说,把人生中最黄金的 16 年都献给了这部巨著。究竟是怎么样的动机和力量使得他能坚持那么多年?孙先生在《大秦帝国》的序言中曾说道:" 大秦帝国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个时代。" 但是 " 以儒家观念为核心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刻意贬损,秦帝国在‘暴虐苛政’的恶名下几乎湮没在历史的沉沉烟雾之中。" 孙先生认为秦帝国和罗马帝国是同时高悬于东西方人类历史的两颗太阳,秦帝国这样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帝国,是创造了一整套不朽文明体系的大帝国。因此有必要让大众重新认识这段历史,而小说比艰涩的史书有着更好的效果。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全三卷
《大秦帝国》一上市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大学生、军人等各社会阶层的人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甚至有评论家指出:现在有红学,以后很可能会有秦学。但是孙皓晖先生并不满足于《大秦帝国》的畅销,他说:《大秦帝国》只是一味相对丰厚的药引子,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是将中国的文明史传统,恢复定位到以秦文明为根基的中国原生文明精神中去,真正地以宏阔博大的诸子百家洪流为根基,而不是孤零零地矗一根枯木桩子作根基。因此在创作《大秦帝国》的过程中,孙先生经过十数年的研究和探索,凝聚成了三卷本、近 70 万字的《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什么是原生文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在它由涓涓细流汇成澎湃江河的历史中,必然有一段沉淀、凝聚、锤炼、升华、成熟并稳定化的枢纽时期。这个枢纽时期所形成的生存形态、生存法则, 以及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精神特质, 等等, 都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具有极强的传承性。这种具有极大稳定性与传承性的创始期文明形态,即原生文明。
原生文明,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入自觉生存状态的第一生命载体。
原生文明, 是一个族群摆脱自发生存状态, 进入到理性生存阶段的社会创造。
原生文明,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命延续的第一根基。
无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轨迹如何演变, 原生文明都具有恒定的、难以改变的基本特质。
这本书启示了什么?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首次提出中国原生文明的概念,重新书写了中国前 3000 文明史,细致梳理了秦帝国之前中国历史的七大历史性跨越,总结出中国民族的生存经验。
中国文明五千年,前三千年是我们的文明高原,文明圣土。在这三千年中,华夏族群历经了七大时代——五帝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帝国。在其中的每一个时代,我们的民族都曾经实现了一次巨大的文明跨越。历经七次大的历史跨越,我们的民族终于登上了中国古典文明高原的最高顶峰——秦帝国时代,成功地实现了中国疆域的统一,成功地创造了中国文明的统一,给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奠定了永恒不朽的历史生存范式。
孙先生认为,自汉武帝时代开始,中国文明出现了千丈瀑布式的历史大落差,开始了两千余年地平线式的涌动发展,在后两千余年中,我们虽然也有过局部的文明突破与技术性质的社会发展,但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以社会制度为核心的文明形态的整体跨越。宋明之后的中国,在 " 存天理,灭人欲 " 的价值理念笼罩下,更是迅速地趋于僵化陈腐。以至于在清末,我们终于沦为几近僵尸的 " 古老肉 " 了。因此他指出:中国文明的强大与不朽,不在变形的末端,而在雄厚的原生时代。
中国文明的历史跨越
中国文明五千年中大致可以分为前三千年和后两千年两大时期,而前两次文明跨越都发生在前三千年。孙先生认为这两大文明跨越第一指的是大禹时代,中国由此走进了国家文明时期,第二个大的跨越就是从春秋开始,历经春秋、战国的酝酿,实现了统一文明的跨越。
1840 年以来,自古老的中国打开封闭的大门,就一直面对着文明史的严酷拷问。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为什么近现代以来沦落为穷弱之邦? 百余年后,当我们重新崛起的时候,为什么仍然有着深刻而普遍的社会迷茫?
如今正处在第三次文明跨越期。我们如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确立中国文明的根基、拥有清醒的历史意识,确立文明的继承原则,并从中寻求历史的经验。而国家文明话语权的确立,是实现民族复兴与文明跨越的必备历史条件。从《大秦帝国》到《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十数年来,孙先生正是在为中国文明寻找话语权。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的五大看点
1. 大禹治水标志着华夏大地进入国家时代。大禹治水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往往是歌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但在《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的上卷《国家开端》中孙先生提出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九州的划分、贡赋制度的确立、井田制的创建等等都是中国文明进入国家时代的体现。按惯常的标准,城墙、文字、青铜器是文明的标志,由于大禹治水时期并没有发现成熟的文字,西方一直不认可夏朝,不认可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而按另一种非物质的文明判断方式,社会治理体系也是文明的标志之一,这一观点在理论层面实证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
2. 原典思想对中国文明史的意义。千百年来儒家独尊的传统,使得人们对国学的理解比较狭隘,《大秦帝国》出版之后,法墨两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中,孙先生不仅梳理了诸子百家的 116 家流派,还根据《汉书 · 艺文志》重新梳理了春秋战国时代原典理论的多元化体系,并且指出这一原典思想体系是对中国此前两千多年文明史的大总结与大反思。孙先生指出:春秋战国的思想体系具有最为合理的均衡性。
他把诸子百家分为四大思想群:创造性思想群,以法家、墨家、兵家为轴心。每每在民族危难、国家存亡、社会衰落的危急关头,这种 " 求变图存 " 的精神特质,都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爆发出来,一次又一次地挽救我们的沉沦。保守型思想群,以儒家、道家为轴心。起到了使整个社会保持清醒的历史作用,作为社会前进的制动器,避免社会因为过激冒进而毁灭。哲学思想群,以道家、荀子、名家为轴心。中国哲学的思辨特质与实用主义特质同在的历史特点,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实业思想群,以农家、商家、计然家、医家、水家、工家为轴心。形成了我们文明体系中以立足实业生计的创造为根基理念的生存价值体系,与其他思想家群体是平等的,也有只有在春秋、战国、秦帝国时代,实业家思想群获得了正当的社会尊重与价值评判。
3. 战国变法的历史意义新解。中国历史上,我们熟悉的变法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但对于这些变法的了解往往局限在变法内容极其结果,孙先生在书中则是全新角度来深度解读变法。在《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中卷《文明爆炸》中详细解析了战国七雄各自的变法实践,从变法产生的社会根源、变法的核心点、变法的阻力、变法的历史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颇具新意与深度。另外,在阐述变法的时候对变法主导人物也有比较深入的分析,展现出那个时代士人阶层(知识分子)在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品格的建立是一种正面的启示。
4. 对统一文明的独到见解。但凡中国人都知道秦始皇的统一,但对统一的认识往往停留于疆域的统一、文字、度量衡等的统一,而孙先生把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认识上升到文明的层面。在《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下卷《统一文明》中他从秦灭六国的六场战役切入,详细分析了六国灭亡深层的原因,从用人传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内政传统等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秦帝国建立后,他又从整合民生、中央集权制度创建所经历的争论、推行法治、创建统一的经济制度等方面对统一文明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提出秦统一中国文明比起统一疆域,是更具有本质性的统一,秦帝国所创造的统一文明体系,框定了此后中国古典社会的全部发展轨迹。秦帝国是中国统一文明的正源,具有最高的文明史地位。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孙先生对于北驱匈奴,南征岭南亦站在了文明史的高度去解析,认为其对捍卫华夏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5. 中国文明延续五千年没有中断的历史经验。
经验一:以自觉求变的精神推动社会的发展。舜帝大胆改变尧帝末期松散的治理方式,变为我们今天称之为 " 灾难应对体制 " 的治理方式,大禹治水更是创造了族群合作制等社会协作制度的大创造,使得远古治水获得空前的成功,从而走出了那场深重的远古劫难。此后商汤时代再次求变,以夏代古井田制为轴心的单一农耕社会,变为农商牧兼容的综合经济形态。殷商六百余年后,周人再次求变,创造出成熟精密的联邦制国家政权。经过春秋、战国的锤炼,秦帝国统一中国后创造出一套全新体系的统一文明,正是基于三千年以来一直的创新求变精神。
经验二:面对外部欺凌侵略,坚持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原则。强力反弹——面对强敌威胁欺凌,敢于展开坚决而强大的反击。有限扩张——战胜之后的实际扩张,能够限定在可掌控的地域范围之内。
经验三:在文明冲突中自觉保持强大的消解融合精神。我们的文明历史,在前三千年就已经奠定了与异质文明的共生意识,又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文明共生经验。在世界大民族中,没有一个民族的崛起像中国民族这样,在久远的时代,就具有了文明的正义性与生存的正义性。中国在数千年之间的生存发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的勤奋与智慧,坚持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存发展。
经验四:强烈自觉的统一精神,霸气充盈的反分裂实践。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大民族能像中国这样,历经如此之多的分裂内乱而每次都能整合国家,整合文明,最终回归到统一国家与统一文明的道路上。历史的足迹反复表明,任何分裂势力在中国历史上从没有成功过一次。
经验五:以发掘培养杰出人才群为国家发展的生命线。原生文明时代,几乎所有的伟大变革都是由名士策划、发动并主持的。几乎所有的长策大谋,都是由名士提出并主持执行的。几乎所有的著名战争,都是兵家名士运筹帷幄,或亲自统率的。统一帝国创建中的所有战略筹划,都是名士出身的政治家们完成的。春秋、战国、秦帝国三大时代,所以能成为中国文明的黄金时代,最根本原因便是士人阶层放射的历史光焰。
用现代人能懂的语言写作
为秦正名,孙皓晖先生用了小说的形式,为的就是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这部史论著作自然也不能晦涩难懂。孙先生认为,他之所以要选择这样一种方式,是因为我们国家,尤其从明清两代开始形成了一股考据风,把历史学著作都写成了艰深的考据著作,对社会起的作用极小,只在圈子里流传。但现在真的要影响民众思想,或者说思想要走入民众,我们必须要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为基本方面,当然我也引证了大量的史料,但史料不是以注释的方式出现,没有排列大量的参考书目,这样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就很容易阅读。《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原本是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解说文字,语言生动、饱含感情,又和我们民族的原典著作那样简洁朴实的、使人有阅读快感。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由中信出版集团于 2016 年出版,2020 年再版。之所以选择在 2020 年再版是因为在纷繁复杂的当下,在非理性竞争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从原生文明中汲取力量,借鉴历史经验,寻求解决之道。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上卷《国家开端》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年 9 月第 2 版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中卷《文明爆炸》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年 9 月第 2 版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下卷《统一文明》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年 9 月第 2 版
特约撰稿 大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