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9-26
南京160多种动植物亮相!这场展览带你“发现身边的自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灰喜鹊、普通夜鹰是怎么叫的?南京哪些山头是獐和野猪的家园?城市公园和街道社区有哪些常见的动植物 " 常客 "?9 月 26 日下午," 发现身边的自然 " 南京生物多样性主题公益展在南京虹悦城开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介绍了我们身边常见的 160 多种动植物。现场还设有听鸟叫、观鱼等互动体验,让观众能够在趣味体验中轻松涨知识。展览将持续到 10 月 11 日,市民可以前往免费参观。

△ " 发现身边的自然 " 南京生物多样性主题公益展开幕

160 多种动植物齐亮相,还有不少长江江豚等明星物种

2020 年被称为 " 生物多样性超级年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南京山水城林的城市特征,让这座大都会拥有了相对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南京生活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5 种,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 135 种。

△ 蝴蝶标本展区

然而,虽与它们一同生活在南京,我们可能并不了解它们及它们生活的世界。记者了解到,根据南京不同生境和栖息地," 发现身边的自然 " 南京生物多样性主题公益展以 " 山 "" 水 "" 林 "" 城 " 为主题分为四个板块,介绍了我们身边常见的 160 多种动植物。

△ 长江江豚 夏淳 摄

△ 獐 严少华 摄

这其中不乏有长江江豚、中华虎凤蝶这样的明星物种,也有黄鼬、东亚伏翼、多疣壁虎、中华蟾蜍等生活在城市里但经常被我们忽视的野生动物,一幅幅精彩的摄影作品和生动有趣的科普文字,吸引了不少市民特别是孩子的驻足与关注。

比如,最近几年经常出没的獐和野猪。在野猪展板前,很多小观众就被可爱的野猪幼崽吸引。仔细瞧,与野猪妈妈的长相不同,幼崽身上有着一道道黑色条纹。据工作人员介绍,野猪是在南京陆地上现生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虽然成年的野猪是棕褐色的,但是它们的幼崽毛色却是浅棕色,并且有一道道的黑色条纹。原来,这些花纹则是 " 保护色 ",可以帮助幼崽在森林中更好地伪装自己。

听鸟叫、观鱼 …… 现场与南京 " 土著居民 " 亲密接触

此次展览还设置了不少互动展具。比如,市民既可以戴上耳机聆听南京不同野生鸟类的独特叫声,也可以观赏栩栩如生的昆虫和植物生态标本。在 " 听听鸟类的叫声 " 展区,观众戴上耳机后,仿佛进入了一处 " 秘密森林 ",可以听到灰喜鹊、普通夜鹰、远东山雀等十多种鸟叫。

△ 远东山雀 万思成 摄

在 " 水 " 为主题的展览板块,一处水生生态展示箱吸引了不少小朋友 " 打卡 "。展示箱内鱼儿们成群结队地自由游弋,体态通透,颜值颇高。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非常漂亮的鱼类可都是南京 " 土著居民 "。

△ 小朋友在听鸟叫 徐红艳 摄

" 这种鱼叫作高体鳑鲏,是我们南京河流湖泊中很常见的一种小型原生鱼类,它们有很多很有趣的生活习性,比如它会把卵产到河蚌身体里,让河蚌去保护和帮助鱼卵的孵化,而河蚌也会趁机把受精卵挂在鳑鲏的鱼鳍上,将自己的后代托付给鳑鲏‘养育’。" 此次展览策展人、南京江豚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表示,目前像这类本土小型鱼类,因为不知名而常被人忽略,其生活区域和种群分布因为人类干扰和栖息地破坏而不断减少,同样需要人们的保护和关注。

△ 加拿大一枝黄花 张燕宁 摄

展览还专门设有入侵物种展区。目前南京已有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凤眼莲(水葫芦)、食蚊鱼、加拿大一枝黄花、垂序商陆等入侵物种。"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即使我们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植物,水里也有鱼群游动,但是如果这些都是入侵物种,对我们的生态系统同样是灾难,所以清理入侵物种,制止非法放生,防止人为饲养生物逃逸野外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认识和做到的。" 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快来领取!5000 份自然教育折页在展览期间免费发放

" 发现身边的自然 " 南京生物多样性主题公益展由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指导,南京市生态环境局、雨花台生态环境局、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南京虹悦城等单位共同主办。作为 " 发现身边的自然 " 项目的重要内容,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个地球基金会联合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设计制作的 " 发现身边的自然 " 南京版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折页也在开幕式期间正式发布。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 发现身边的自然 " 南京版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折页共分 10 套,以南京蝴蝶、甲虫、鱼类、春花、水鸟等十大类南京本体生物为主题,详细介绍了近 300 种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动植物,是一套内容翔实的自然科普公益读物。主办方将提供 5000 份材料于活动期间免费向公众发放。

" 发现身边的自然 " 公众生物多样性教育项目,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发起,旨在引导公众走进自然,认识和保护身边的生物多样性的公众教育项目。项目自 2019 年 11 月启动后,共有 20 家公益合作机构参与了本项目,南京守望自然科普中心作为南京地区的公益合作机构,在发起方的指导下共同开发在地化教育工具和方法,开展面向公众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活动,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和行动力。目前各合作方已成功在 17 个城市组织开展了 80 场线下和线上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参与公众近 3 万人。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