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0-21
徐州潘楼村:家家争“十星”,省界小穷村变身苏北“小江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晓培)潺潺水声萦耳边,排排小楼映眼帘,家家枕河展笑颜,江南美景现眼前 …… 一踏进徐州市铜山区潘楼村,便会被这里的景色吸引,街道宽敞整洁,民舍整齐美观,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尽收眼底。20 多年来,潘楼村从一个 " 脏乱差 " 的落后穷村,靠着环境整治和文明评比,不仅村容村貌大变样,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潘楼村村貌

" 推倒重来 ",潘楼脱胎换骨

57 岁的赵修侠,在村子里经营着一家小商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回想 1984 年我刚嫁过来的时候,村里连路都没有,到处破破烂烂,太穷了。" 赵修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潘楼人口中有这样一个顺口溜:蛤蟆尿泡尿,潘楼涝一涝,洋货进不来,土货运不出,户户有光棍,家家茅草屋。" 过去的潘楼,真是这个样子。"

△潘楼村村貌

潘楼村位于铜山区三堡街道南部,南与安徽省隔河相望,村民 650 余户,近 2300 名村民。面对村里的情况,1997 年走上村支书岗位的张衍刚,首先提出了 " 用环境改变人 " 的理念。20 多年来,潘楼筹措 3000 多万元,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河塘整治 …… 特别是在民居革命中,打破历史,推倒重来,一排排二层小楼拔地而起,彻底破解了群众之间因宅基地纠纷而产生的积怨。

" 你看俺村现在的环境,人人来了都夸,说是苏北小江南。" 看着眼前的村庄,赵修侠笑着说,自己当初的一个 " 傻决定 ",现在引来了别人的羡慕。如今脱胎换骨的潘楼村,到处是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村庄环境的蝶变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精神风貌和几代人的乡愁记忆。

△潘楼村全貌

" 争创十星 ",乡风文明人人点赞

在村中心广场旁,一面长约 50 米的 " 十星级文明户展示墙 " 格外引人注目,全村 600 多户居民的户主名字都写在上面,这十星包括诚信、守法、计生、敬老、致富、道德、育才、卫生、新风、和谐,每家从这十个方面进行打分评比,得了几颗星,一目了然。

△十星级文明户挂牌

" 这街坊邻居的,都要个面子,你家十颗星俺家八颗,不好看,所以都争着比着创十星。" 潘楼村村主任、副书记谢春强说,1998 年潘楼村启动 " 十星级文明户 " 评比活动,如今该活动已成为全村人的一件大事盛事。除了评 " 十星文明户 ",村里还评选 " 好婆婆 "" 好儿媳 "" 好少年 " 等。" 每逢岁末,村支两委敲锣打鼓送‘星’上门,送奖到户,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特有面子的事儿。" 很多村民说," 十星级文明户 " 牌子虽小,却是一个家庭的门面,是一个家庭的荣誉,照出了每家每户的言行举止,就连娶媳嫁女都要到 " 展示墙 " 前探探 " 老底 "。

△十星级文明户展示墙

" 抱团发展 ",运输车跑出致富路

" 你今天有活儿吗?去哪送货?" 在村里的驾驶员驿站,刚跑车回来的王欢和金崔聊着天,他俩是发小,如今都开运输车送货,每天忙碌却很充实乐呵。" 俺一群发小,现在全部都在跑车。"

△潘楼村 2017 年度十星级文明户大合影

王欢今年 35 岁,原本在厂子里打工,后来看村子里有人开大车跑运输,收入很不错,王欢辞职后便加入了运输跑车队伍。" 我开货车,给板材厂运送胶水,平均 3 天能拉两趟货,一个月收入差不多两万。" 金崔开的是半挂牵引车,专门运送石子、黄沙等建筑材料,因车大拉货多,月收入近 3 万元。

△村里寿星过集体生日

" 俺村子里有近 200 台运输车辆,村子专门给俺建了货车停车场,所有大车不进村,全部进停车场,还打造了驾驶员驿站,大家跑完车来这里聚聚拉拉呱,非常好。" 王欢告诉记者,驿站还有个微信群,大家不仅能互相介绍点活儿,还能彼此提醒哪些路段修路限行,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村民的大货车停在停车场

" 我们村跑运输的近 200 人,很多人也因跑运输评上了‘致富星’,你追我赶比着干,每家每户真是过上了小康生活。" 村主任谢春强说,去年村里人均收入达到 28000 元。" 今后我们还要把潘楼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主攻以淮海名小吃为主的休闲旅游项目,希望早一天建成新兴产业强势支撑的‘苏北小江南’ " 谢春强说。

(潘楼村供图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标签

江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