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29
深晚荐书|从“小阅读”开始品味日本经典文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 " 小阅读 · 经典 " 日本文学套装第一辑,包括夏目漱石及太宰治的作品共计 6 部。这套书选用了日本文学知名译者陈德文教授和谭晶华教授的精品译本,尽善尽美地呈现了百年前名作的本来面目。

▲ " 小阅读 · 经典 " 日本文学套装第一辑作品共计 6 本。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江户(今东京)一个小吏家庭,自幼喜欢汉学,14 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23 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现东京大学)。1889 年,就学期间的夏目因受好友正冈子规等人影响而开始写作。1899 年 33 岁的夏目抵达伦敦,开始了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留学生活。1902 年归国后,夏目在东京帝大讲授英文,并开始文学创作。1905 年的《我是猫》令他一举成名。1907 年,开始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包括《虞美人草》、《三四郎》)。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 " 国民大作家 "。

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日本小说家,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太宰治出生于日本津轻地区的富豪之家。中学时期开始创作文学。1930 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文科就读。1933 年开始用笔名 " 太宰治 " 发表作品。代表作有《鱼服记》《东京八景》《斜阳》《人间失格》等。太宰治的作品以自谑写颓废,以颓废求解放,引起了战后青年一代的广泛共鸣,催生了战后 " 斜阳族 "。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这一辑的 6 本书。

《永日小品》

(日)夏目漱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9 月出版

《永日小品》是夏目漱石的自传性随笔,收录了《永日小品》和《往事漫忆》两部作品,从中可以窥见文豪的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感。

夏目漱石的散文记述人情往来、家庭生计、读书属文以及疗病养疴等生活的琐末细事,如小院闲花,风情自在,在明治、大正时代别开一方胜景。其中,《永日小品》不少篇目和鲁迅笔下的小说风格极为相似,实写的人情物事淡而有味,虚写的文字想象奇诡、丰富,笔墨轻松自然,行文游刃有余 ;《往事漫忆》则描写了作者引人关注的 " 修善寺大患 "。对于夏目漱石来说,生病既是生死的考验,也是心灵的净化,从而孕育了作家晚年所逐渐成形的 " 则天去私 " 的人生理想。

《明暗》

(日)夏目漱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9 月出版

长篇小说《明暗》是夏目漱石的绝笔之作,1916 年起在《朝日新闻》连载。小说描写了夫妇、亲子、兄弟、叔侄、表姐妹、上下级、朋友等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主人公津田和妻子阿延经上司夫人介绍结婚,过着平淡的生活。某天,津田曾经的恋人、已经嫁为人妇的阿清忽然出现在他面前 …… 小说以津田夫妇家庭生活中的风波为中心,以骨肉至亲围绕金钱的争执、怀疑丈夫过去的妻子的私心为主轴展开,以细致的笔致描绘了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潜藏的种种我执,展现了近代个人主义影响下人性的深层构造。被称为 " 日本近代文学到达的现实主义最高峰 "。

《斜阳》

(日)太宰治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9 月出版

《斜阳》写于太宰治去世前一年、1947 年 6 月前后。

战后,身为贵族出身的母亲家道中落 , 为生计被迫跟女儿和子搬到伊豆的小别墅度日。不久后被征入伍的弟弟直治从南洋回来 , 每日跟着作家上原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与此同时 , 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 , 最后在一儿一女的陪伴下与世长辞。母亲死后 , 和子决定无牵无挂地为爱革命 , 前去与仰慕的上原求爱。次日清晨 , 弟弟直治于家中自杀 , 留下一纸遗书描述自己的痛楚与过去 ……

《斜阳》写作于日本战败之后,全书充满了战争的伤痛和成长的痛楚,是日本著名的成长小说之一,深受年轻读者喜爱。

《三四郎》

(日)夏目漱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9 月出版

《三四郎》《从此以后》《门》为夏目漱石的经典爱情三部曲,小说故事分别对应了一个男孩人生中的三个阶段:青春的恋爱,爱情的抉择,婚后的厮守。《三四郎》是 " 爱情三部曲 " 中的第一部序曲,被称为漱石文学中最出色的青春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三四郎从一个乡下毕业的高中生成长为一名东京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他的心路历程。作品通俗易懂,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从更深层次展开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人生真义等的探求。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说:" 当别人问起我喜欢的日本小说家,脑海中浮现的名字是夏目漱石。而《三四郎》是我十分喜欢的一本书。读这本书时,我总会想起我的大学生活,在洒落阳光的阳台下,伴随火车呼啸而过的匡当声响,带给年轻的我无限宽阔的希望 ……"

《三四郎》中乡下青年到东京求学的所见所感和心理历程,以及其中的文明批评,在现在看来也不过时。

《从此以后》

(日)夏目漱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9 月出版

《从此以后》是夏目漱石 " 爱情三部曲 " 的第二部,讲述了一对年轻时的恋人在中年重逢,男主人公如何重新审视自己当初的抉择,并承担起命运的故事。小说十分感人,曾被改编为电影《其后》,由日本著名导演森田芳光导演,曾获得第 9 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 、第 10 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特别提及奖 、第 10 届报知电影奖最佳影片等数项大奖。

《朝日新闻》如此评介《从此以后》:我要有你,才算是活着。一部本该是炽热禁忌的爱情文学,在大文豪缜密的计算之下,通篇语句质朴平白,情感内敛而古典,以对象与花朵隐喻人物内心与互动,虽不见情欲却暧昧万分。

《门》

(日)夏目漱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9 月出版

《门》是夏目漱石 " 爱情三部曲 " 第三部。宗助和阿米活在大门之内的世界。他们因偶然的相遇而结合成为夫妻,在大门内侧以甜蜜的爱情喂养彼此,出了门则遭到社会的唾弃,体会着背离道德的苦楚。相较于单纯的阿米,宗助无时无刻不饱受罪恶感的折磨,为了远离这一切,他逃避到深山里的寺庙,希冀禅学能为他打开心中深锁的大门。然而,他的修行却遭遇到更多道门扉,他无论如何也鼓不起勇气拉开它们,只能永远站在门外,凝视孤独的自己 ……

1910 年夏目漱石开始在《朝日新闻》连载这篇小说,当时的他饱受胃溃疡的折磨,几度病危。当时,随着日俄战争的结束,日渐严峻的政局动荡,让漱石的笔锋转为关注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开始在作品中投射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知识分子失意的际遇与消极。而以作品风格来看,《门》可谓是漱石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深入角色心理,令其得以在日后更为人所知的《心》《春分之后》中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村上春树名作《发条鸟年代记》创作灵感来自《门》。他说: " 读漱石的小说时,觉得夫妻就像互相对照的对镜。妻子在丈夫身上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丈夫在妻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对这一点彼此有共鸣,也有憎恨。"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标签

文学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