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肖日东 陈天宇 记者 徐岑)整治电动车违规充电,有啥妙招?创建 " 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有啥新招?9 月 29 日下午,南京人大网站举办第 53 期 " 金陵民声∙热点网谈 " 活动,围绕 "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 话题进行互动交流。六部门负责人共议城市安全,2.1 万余网民围观了这场网络直播。
△南京人大网第五十三期 " 金陵民声—热点网谈 ",嘉宾们与网友围绕 "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 话题展开交流。肖日东 / 摄
" 安全信用脸谱 " 系统上线,扫码 " 看脸 " 识安全
目前,南京正积极推动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网谈节目一开始,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维国,就向网友介绍了当前南京创建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市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维国回答网友提问。 肖日东 / 摄
" 南京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质效明显增强,已构建形成‘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交融’的全域空间管控体系。" 杨维国表示,全市已完成 116 家危化品生产企业、139 家粉尘涉爆涉氯涉氨企业、101 栋超高层建筑、62 万余处 " 九小场所 " 等重点场所单位系统风险评估工作。全市 100 个街道(镇)建设了 105 个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39 个社区(村)划分 10161 个综合网格,城市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同时,健全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奖励制度,建立 12345、12350 联动受理查处举报奖励工作机制,举报奖励金额最高达 45 万元。
今年 6 月份,南京企业(小型场所)" 安全信用脸谱 " 系统也已正式上线,等级共分为红、黄、蓝、绿四类。其中,红色为安全等级最低级。下一步,经系统评定后," 脸谱 " 二维码将张贴到企业(小型场所)进出口处,以便来往员工、市民直接扫码 " 看脸 " 辨识场所安全等级,做到 " 心中有数 "。
排查 7609 个小区,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车 41.6 万辆
电动车违规充电导致蓄电池爆炸起火的事故时有发生。网友 " 天外来客 " 向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杨志刚发问,在整治电动车违规充电方面,南京采取了什么措施?
△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处长杨志刚回答网友提问。 肖日东 / 摄
杨志刚回应,自 8 月份以来,南京累计排查小区 7609 个,清理违规停放的电动车 41.6 万辆。通过排查,梳理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隐患突出的小区 2017 个,明确重点人员 20741 人,推动安装集中充电设施 2509 处,办理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案件 2 起。下一步南京将加大消防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构建完善 "5 分钟消防救援 " 体系。
在整治电动车违规充电的同时,市消防救援支队还着力打通 " 生命通道 "。截至目前,共施划消防车道标志标线 12204 处、设置警示标牌 9037 处,完成率分别达到年度计划的 98%、97%。同时全市清理违规占堵行为 14973 处,查处违规占堵行为 1987 处,撤销停车位 2003 个,设置严禁停车标志 3008 处,确保一旦发生火情," 生命通道 " 能够畅通无阻。
骑电动自行车走快车道,会被抓拍曝光吗?
网友 " 公子南 " 在网上留言说,前两天自己收到了一条市公安局发来的短信,说是在洪武路淮海路口电动车骑快车道被曝光抓拍了。怎么电动自行车也开始抓拍了?
对于这个问题,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秉德解释,南京在新街口等重点区域安装了射频前端采集设备,智能探头不但能实时人脸识别抓拍,还能通过号牌识别,对电动自行车闯红灯、走快道、逆行等违法进行精准捕捉,实现非现场取证。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秉德回答网友提问。肖日东 / 摄
网谈节目现场,王秉德也向市民朋友们呼吁:骑电动自行车时,坚决不闯红灯、不走快车道、不逆向行驶、不违规带人、不在人行道上骑行,骑乘电动车佩戴头盔,等红灯时不越线。
15 年以上老旧电梯使用安全吗?
老旧电梯使用安全、装饰装修工程安全、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 …… 市场监管、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梁华介绍,2019 年南京组织对高层老旧电梯开展全覆盖排查,排查 15 年以上高层老旧电梯使用单位 560 家 3624 台,实现登记注册率、定期检验率、管理员配备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 100%。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老旧电梯安全专项整治,确保老旧电梯安全运行。
针对既有建筑装饰装修改造监管难题,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朱家祥介绍,今年市、区联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装饰装修工程安全隐患大排查。共排查 416 个装饰装修工程,发现违规工程 83 个,存在一般安全隐患工程 43 个。为进一步精准打击装饰装修工程中的 " 游击队 ",市建委还加强同市应急管理局、属地街道的协调配合,将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基本信息排查纳入到 " 网格化 " 管理范围,由社区网格员依托市应急管理 "181" 平台进行巡查和线索上传。据了解,目前,市应急管理局、市建委正在进行监管系统的对接改造,预计 10 月份可上线运行。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