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9-30
深晚报道 | 福田区残联有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福田区残联为特殊儿童送上艺术课堂。

▲特殊儿童绘画作品。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汪仕林 通讯员 郑雁熙) 近年来,福田区残联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坚持把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常态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残疾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实施民生实事 " 点亮星空 · 为爱护航 " 特殊儿童关怀行动为抓手,提供残疾少年儿童心理援助、开展康复救助、实施教育帮扶、组织残健共融系列活动,为未成年残疾人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残疾儿童康复和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发展。近日,福田区人大代表视察民生实事落实情况时,对特殊儿童关怀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心理援助不 " 下线 "

康复服务不停步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帮助未成年残疾人克服因新冠疫情带来的心理困惑,从而激发其直面困境勇气?福田区残联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线上服务优势,打造线上精神文化活动阵地,并结合疫情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给残疾少年儿童及家庭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情绪,培养未成年残疾人健康的心理。今年以来,福田区残联共举办线上微课 22 次,惠及近千人次,为残疾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包括热线及网络个案 192 人次。

疫情防控期间,为避免交叉感染,不少康复中心暂停了线下服务。影响康复进度怎么办?不少残疾儿童的家长表达了焦虑和担忧。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残疾儿童康复进度的影响,福田区残联创新服务形式,启动 " 天空计划 ",组织对残疾儿童家庭进行线上康复教学,通过网站、微信等推送家庭康复训练视频,指导家长们居家为孩子进行康复训练。联合 " 大爱特教联盟 ",为 200 名辖区特殊儿童免费送去包含感觉统合训练、奥尔夫音乐、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 18 类 60 课时的公益课堂。鼓励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远程指导家庭康复和残疾儿童家长居家进行康复训练做到了康复训练不停步。

教育帮扶送进门

残健共融助成长

为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福田区残联携手区教育局将康复及教育工作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开展重度残疾儿童 " 送教上门 " 教育工作。经过前期家访和评估,目前共有 19 名福田区户籍重症残疾儿童接受送教上门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累计开展课程 511 次。

为帮助特殊儿童家庭缓解压力,改善特殊儿童的康复状况,营造关爱未成年残疾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福田区残联开展民生实事特殊儿童关怀行动,广泛撬动社会助残资源,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援助、艺术课堂、喘息服务等关爱活动惠及 1000 人次以上。通过特色 " 泼水节 "" 插花 " 活动等形式为 30 个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喘息服务,提升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抗挫折能力,同时帮助特殊儿童家庭减负减压,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整合优势,为辖区户籍持证 1265 名 3~14 周岁的残疾儿童发放一份包括儿童绘本、益智玩具、健身小玩具等内容的 " 儿童福礼包 ",传递福田关爱温度。利用重要节日节点为民办特殊儿童康复机构和特殊儿童送去关心慰问,通过不定期走访、现场交流等方式指导特殊儿童机构提升服务水平,保障特殊儿童康复教学质量。

福田区残联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 " 点亮星光 · 为爱护航 " 福田区关爱特殊儿童系列活动,创新更多未成年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服务手段,帮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享受愉悦人生;结合困境儿童 " 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 " 专项关爱行动,加强特殊困境儿童的关爱保障和干预帮扶;多渠道广泛宣传,动员更多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到残健共融服务活动中,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合力关怀辖区特殊儿童,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