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0-01
这个特别的中秋,三家人,三顿团圆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 2020 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从年初开始,一些家庭的亲人被迫相互隔离;因为防疫抗疫,逆行者们远离亲人,勇敢出征。这一年,团圆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基于同样的原因,这一年的中秋也显得非常特别。这一年,非常特别还有,中秋喜逢国庆。

10 月 1 日,在这特别的一天,现代快报记者特意走近三个特别的家庭,见证并感受了三顿暖暖的团圆宴。

武汉民警

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很感恩

10 月 1 日,国庆节,也是中秋节。今天,陈升浩休息在家陪孩子,妻子刘昌璇下夜班后,两人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陈升浩今年 39 岁,是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大智街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刘昌璇是武汉市中心医院一名肾内科医生,他们还有着两个可爱的宝宝。疫情暴发后,刘昌璇感染住院,丈夫选择了在妻子就诊的医院附近执勤,他说," 我只想离她近一点。" 这一温暖的举动也给妻子带来了战胜病魔的力量。

△ 2018 年陈升浩和妻子庆祝结婚 10 周年的合照

转眼已是大半年,陈升浩还记得,妻子治愈隔离结束的那天,他在隔离点拥抱了妻子,还对她说," 好久不见。" 那时候,他们大概两个月完全没有见到面,一直是电话语音。" 团聚真好!她刚回来的时候这种感觉比较强烈。" 随着武汉疫情慢慢好转,陈升浩和妻子的生活也渐渐归于平淡。生活里的琐碎小事,有时候会让陈升浩觉得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他清楚的知道,两人共患难后再相聚,感情比以前更深了。

陈升浩说,今天的武汉有点堵,而在疫情期间,街上的车和人都很少。" 我很高兴,自己的家乡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有时候,陈升浩看到一些节目,会触景生情回想起抗击疫情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感伤之余,他也为武汉经受住了这次考验感到庆幸和感恩。

现在,陈升浩现在很珍惜一家人团聚的时光,相较往年,今年的中秋节对陈升浩来说也格外有意义。他说,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他很感恩。" 今年发生了太多的事,中秋佳节能团圆在一起很开心,我希望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

江苏援鄂医生

与家人团圆,还能与 " 战友 " 问候,很开心

和陈升浩一样,来自南京的陈群当时也在武汉战疫。

今年 50 岁的陈群,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骨科主任医师,老家在苏州,家里兄弟姐妹有三人。姐姐在苏州,哥哥在澳大利亚。平日里,至少三个月陈群才会回去一次,与在异国他乡的哥哥更是三年未见。

△陈群一家的团圆饭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陈群选择留守南京。" 当时疫情防控任务重,院里已经有好几批医务人员去武汉支援。我作为一名医生,也在随时准备着,哪有机会吃上一顿团圆饭。" 他告诉记者,当时他的行李都准备过好几次。2 月 13 日,作为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陈群赶往武汉,在当地开展救助工作。4 月中旬,陈群返回南京,隔离期满后,他就投入到医院的常态化工作当中。" 医院任务重,一直没有时间回苏州。"

端午,陈群的姐姐带父母来南京看病,和他匆匆忙忙见了一面,也没有时间多聊。父母已年近 90 岁,身体一直不太好。在外期间,陈群的心里一直牵挂着家中年迈的父母。他说:" 其实我挺愧疚的,父母年纪这么大,春节和端午都没回来。这次我也想好好陪他们。"

今年中秋恰逢国庆,陈群趁着难得的长假,赶回苏州老家,就连远在澳洲的哥哥也回国探亲。" 两个节日在一起非常难得。" 大闸蟹、盐水鸭、阳荷 …… 当天一大早,一家人就开始张罗起来。" 这种全家备菜的氛围,也是好久没见了。"

饭桌上,一家 7 口围着餐桌,聊聊儿时的记忆,谈谈家里的琐事。" 他们也非常关心我在武汉的情况。" 其乐融融的氛围,也让陈群体味到了久违的 " 团圆感 "。

△陈群与家人的合影

和家人团聚的同时,陈群也在微信上,和武汉的战友互相问候。" 今天,在新闻里看到我们的队员重回武汉,看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面貌和当时完全不同,一扫从前的阴霾,我也非常高兴。" 对于陈群来说,虽然转眼半年过去,但是看到熟悉的场景和人们,内心非常怀念。" 我今天还收到了金银潭医院的贺信,太感动了。"

△武汉金银潭医院发来贺信

" 与家人团圆,还能向‘战友’问候,自然是很开心了。" 于陈群而言,双节同庆,阖家团圆,疫情得到控制,父母身体健康,兄弟姐妹工作生活都安稳,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南京社区工作者

因为疫情,更珍惜和家人相聚的时光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社区是第一道防线。这个中秋,对于社区工作者郭宇彤也是久违了。

忙完了上午的社区升旗仪式,郭宇彤连忙往家赶,全家人正等着他一起吃顿中秋团圆饭。1998 年出生的郭宇彤,是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景明佳园社区年龄最小的工作人员,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他,主要负责社区的对外宣传工作。

△郭宇彤一家的团圆饭

这顿团圆饭对郭宇彤一家的意义不同寻常,爷爷奶奶和舅舅一家早早来到郭宇彤家,聚在一起过中秋。" 因为疫情防控,今年除夕的团圆饭没吃成,这次全家人都格外重视。" 除夕当晚 7 点左右,刚准备上桌吃饭的郭宇彤突然接到社区的电话,让他马上动身去核查回宁人员。" 时间紧任务重,那天一直忙到凌晨 1 点才回家,团圆饭都没顾上吃。" 郭宇彤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最忙碌的时候,自己除了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参与物资分配和外来人员排查,经常要到晚上 8 点之后才能回家。" 不管回家多晚,妈妈都会给我留饭菜,有时还特意给我炖了鸡汤补身体,工作了一天看到这些,心里瞬间就暖了。" 想起那些日子,郭宇彤的眼眶有些湿润。

△正在准备团圆饭的郭宇彤妈妈

中午 12 点,郭宇彤一家的团圆饭正式开始。大闸蟹、烤生蚝、番茄牛腩、土豆烧排骨、鱼丸汤 …… 满满一桌子菜,全都出自郭宇彤妈妈之手。为了这顿久违的团圆饭,郭宇彤的妈妈昨晚就开始炖牛肉、腌鲑鱼,今天一大早又出去买新鲜的蔬菜,回来后在厨房里忙了一上午。饭桌上,一大家子其乐融融,郭宇彤挨个向长辈们敬酒,祝他们身体健康。

由于下午郭宇彤还要返回社区值班,家人们特意把团圆饭的时间改到中午。" 他们一直对我的工作很支持,尽量照顾我的时间。" 郭宇彤感慨,在社区工作以来,每天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为人处世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而疫情期间的值守更让自己成长了许多。" 正是由于这些经历,也更能体会到家人的不易,更珍惜和他们相聚的时光。" 郭宇彤说。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李楠 于露 白雪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