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0-09
深晚报道|嘀嗒出行赴港IPO,港股迎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共享出行第一股要来了。10 月 8 日,嘀嗒出行(以下简称 " 嘀嗒 ")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及野村国际 ( 香港 ) 有限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嘀嗒是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型移动出行平台,专注顺风车和出租车发展。2019 年,嘀嗒平台交易总额(GTV)为 110 亿元人民币。嘀嗒的营业收入为 5.81 亿元,较 2017 年累计增长近 12 倍。同时,2019 年和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嘀嗒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 1.72 亿元和 1.51 亿元。

顺风车市场占有率第一

根据 Frost & Sullivan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以下简称 "F&S")报告,2019 年,嘀嗒在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市占率为 66.5%。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嘀嗒已经在全国 366 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大约有 1,920 万位注册顺风车车主和 980 万位认证通过的顺风车车主。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嘀嗒顺风车 GTV 分别为 7 亿元、19 亿元和 85 亿元,2018 和 2019 同比增长分别为 171.4% 和 347.4%。

同时,F&S 报告显示,嘀嗒在出租车网约市场排名第二。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嘀嗒已在 86 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 17 个城市的市级或区级出租车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截至目前,嘀嗒已与西安、沈阳、徐州、南京 4 个城市开展全面智慧出租。招股书显示,嘀嗒于 2019 年度完成出租车搭乘网约订单 1.1 亿份,在全国 86 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

嘀嗒未来将继续发力主营业务,巩固顺风车行业的市场领导地位以及推动出租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提升变现能力与丰富变现渠道,提升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方面的能力以及在资本方面做出更多战略联盟、投资与收购的探索。

嘀嗒 2019 年已盈利

从数据看,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嘀嗒平台的平均月活用户为 1470 万名。2017、2018、2019 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0.49 亿元、1.18 亿元和 5.81 亿元,三年增长近 12 倍。

嘀嗒通过 " 信息服务费 " 等方式形成收入,嘀嗒本身不拥有车辆,另外,也无须向顺风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持续支付大规模激励和补贴,使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很小。这一轻资产商业模式,让嘀嗒以最小的投入迅速扩大业务规模,有力推动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2019 年,嘀嗒向顺风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的补贴和激励仅占总收入的 4.6%,2020 年上半年,这个比例则下降为 0.03%。

市场前景可期多家一线投资机构加持

根据 F&S 报告,中国四轮出行市场(出租车扬招、出租车网约、网约车、顺风车)的 GTV 预计将由 2019 年的 7119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 11005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为 7.5%。顺风车市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其 GTV 将由 2019 年的 140 亿元增至 2025 年的 113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41.8%。出租车在未来仍将是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2019 年,出租车在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占据 68.6% 的份额,预期到 2025 年在 53.9% 左右,继续保持第一。

市场前景看好,嘀嗒获多家一线投资机构加持。根据招股书,机构股东包括蔚来资本、IDG、崇德投资、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等,在嘀嗒出行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别为 21.60%、10.23%、7.15%、4.95%、4.14%、4.14%、2.86%。

招股书同时显示,嘀嗒管理团队持股比例为 34.43%,占总投票权的 50%,上市后可控制投票权约 73.57%,以创始人宋中杰为首的高管团队保持管理团队的独立决策权,将使公司长期受益。

嘀嗒出行尚未在招股书中披露此次 IPO 的募资金额。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嘀嗒出行计划通过此次 IPO 募资 5 亿美金。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