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20-10-14
书记市长带头“领任务”,这10大产业链酝酿更大爆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城市要发展,产业永远是根本。

抓好产业,无锡的做法相当给力!

近日,无锡出台《关于实施重点产业链(集群)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工作方案》,继建立全面落实 " 六稳 "" 六保 " 任务推进专班之后迅速出实招,将 "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进行到底。

需要市领导直接联系的

自然是对无锡非常重要的产业

其中

· 市委书记黄钦直接挂钩 " 集成电路产业 "

· 市长杜小刚负责联系 "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材)产业 "

· 其他多位市领导也都 " 领到了任务 "

同时,方案还明确了 " 四个一 " 工作模式,即建立 "1 个产业链(集群)、1 名市领导、1 个工作专班、1 名专班负责人 " 的模式。

" 纵深推进产业强市,在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市委书记黄钦强调。市长杜小刚亦在半年度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指出," 要在精准服务企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上多出实招多出新招 "。当下,锻造完整、畅通的产业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确立 " 高 " 目标、拿出 " 大 " 手笔、加快 " 上 " 台阶。在全球产业链安全风险大大增加的当下,书记、市长带头挂帅,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探索 " 无锡方案 "。

当好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落脚点之一在产业;

产业的重要基础则是稳定、强化产业链。

此番围绕产业链(集群)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就是要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配置资源,打造产业地标提升竞争力。

对照江苏省 " 产业强链 " 工作要求,无锡综合考虑规模体量、技术水平、发展前景、产业影响力等因素,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材)、高端纺织服装、新能源、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 两机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软件及信息服务、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 10 条产业链(集群),作为市领导挂钩联系的重点产业链(集群)。

这 10 个重点产业链(集群),既对照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础性目标,明确了以造链、强链、补链、延链为方向,又体现了我市的产业特色和禀赋优势,突出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战略性目标。

可以说,这 10 个产业链(集群)发展好了,无锡经济发展的 " 成色 " 与 " 质量 " 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市领导带头推进,对内能提高效率,对外能树立投资者的信心,这些产业的未来更令人期待。

《方案》给各位领导留了不少 " 作业 ":

要 " 知现状 " ——研究梳理产业链(集群)发展现状,绘制产业链(集群)生态圈资源要素分布图,制定产业链(集群)生态圈建设方案。

要 " 悉短板 " ——聚焦短板和关键环节,研究制定产业链(集群)图谱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提出招商指导目录,为产业链(集群)精准招商提供依据。

还要 " 明路线 " ——研究推进产业链(集群)重构和国产替代,开展细分产业链(集群)综合评估,分析产业链(集群)受威胁的领域、程度,引导产业链(集群)核心企业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积极参与 " 揭榜挂帅 ",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布局产业链(集群)。

《方案》还要求研究制定支持产业链(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产业链(集群)发展规划、招商引资、并购重组、项目建设、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等重大事项,促进要素保障的有效流动。

可见,领导干部只有更明晰、宏观地看到无锡的产业优缺点,才能为产业方向精准谋划蓝图,自觉地造链、强链、补链、延链。

要交出一份 " 好作业 " 不容易!这些 " 思考题 " 亦是对领导干部队伍的一次检阅。

做大做强产业链,

无锡无疑是行动迅速的 " 尖子生 "

——在市级层面率先对产业集群进行顶层设计,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 16 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概念落地,加快培育 5G 产业、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集群,各种配套政策迭出。

" 看山是山 ",就产业链做产业链发展的文章。

而今,"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三项实施意见出台," 聚全市之力 " 打造的 " 太湖湾科创带 " 呼之欲出,加上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创新链核心为导向的招商举措 ……

草蛇灰线,背后有一条清晰的思考脉络——如何把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等结合得更好,不是让人才跟着产业走,而是人才引领产业走。

着眼于回答好这个命题,做大做强产业链,无锡正在向 " 看山还是山 " 的层次进发。

今年上半年,无锡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 2838.18 亿元,较 2019 年提升了 7.3 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生物产业、物联网分别增长了 31%、10.5%、12.3%,成为先进制造业增长的 " 主引擎 "。

一个个 " 产业地标 " 也逐渐清晰:

——全国首家获批建设国家面向集成电路产业 " 芯火 " 双创基地的地级市;

——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落户无锡;

——聚集了阿斯利康、药明康德、纽迪希亚、华瑞制药、天江药业、GE 医疗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物联网企业已超 2000 家,产业营收已超 2800 亿元 ……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源自这样一个共识——在实体经济重振之后,无锡只有加大力度拥抱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创新价值链的前端,才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这点 " 自知之明 ",对城市 " 合伙人 " 的吸引力尤为巨大。

在以 " 创新融合、共赢未来 " 为主题举办无锡日本产业链对接合作大会上,市委书记黄钦用三个 " 进一步 " 阐明 " 无锡意图 ":

——进一步强化兴旺产业、兴盛城市的共识

——进一步表达加深感情、加强合作的愿望

——进一步坚定共享机遇、共赢发展的追求

主政者把发力点放在 " 产业链招商 ",以达到 " 优势叠加 "" 能力倍增 "。背后的逻辑很清楚,无锡要的不仅是资本,更是产业链的稳定与升级。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近来无锡招商表现来明显的 " 偏好 " ——

聚焦的 " 好项目 " ——无不是高起点、高标准、前沿科技领域的先导产业,譬如无锡(上海)科技合作洽谈会长签约项目充分体现出锡沪共享区域创新一体化平台、共建总部经济集聚区、共商优势领域协同发展、共推自主可控硬核科技的特点;深圳、杭州两场合作交流会,精准对焦的也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

在这种招商偏好的催化下,top 级企业不断入驻、加码无锡,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资源整合能力强、研发创新能力高的总部型平台型大企业在推动产业板块与无锡全链条深度对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加速向无锡聚拢的强劲动能。

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一条条产业链,把企业、人才、资本与无锡紧密拴在一起。

市领导带头 " 领任务 ",

这套 " 由上而下 " 顶格推进的打法,

无锡已经在多个场合有所运用。

刚刚举行的 "2020 无锡太湖金秋招商月 " 启动仪式上,由 25 名职能部门、板块及开发区 " 一把手 " 担任的 " 首席客服 " 正式上岗,开启无锡 " 招商护商 "2.0 时代。

而此番在产业发展中进行 " 复制推广 ",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定能发挥出同样不俗的威力。

" 一件事如果需要区局长最终拍板,那么从一开始就由局长来召集、来协调;如果局这个层面定不了,那就上报市委市政府。这样一来,协调推进过程由‘串联’变成‘并联’,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市商务局汪行曾这样解释为什么要让 " 一把手 " 当 " 客服 "。

招商护商如此,强化产业链亦如此。

产业链的稳固涉及方方面面,既有条条,也有块块,如果像以往那样各自为战,很容易碰到部门间的人为壁垒、区域间的不合理竞争、产业布局的同质化等问题。

由市领导牵头,就能打破过去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的局面,对传统工作方式、方法、模式进行柔性再造,将各方力量拧成 " 一股绳 "。

" 领导带头 " 看似一个简单的形式创新,实则是一项制度创新、极具自我革命的流程再造。

经济学家考什克 · 巴苏曾说过:" 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细节。"

而近来无锡的一系列举措,可以说正是花力气对 " 细节 " 进行打磨:

在高新区,企业开办手续只需耗时 0.5 天;

梁溪区高效推进 " 重点企业重点服务 " 政策,通过部门联动为总投资 10 亿元的利晶微电子项目解决了前期地下排污容积率过小、水电供应不足问题;

无锡欧谱纳燃气轮机科技有限公司原来需要 12 个工作日才能办好的事项,在惠山区 " 代办 + 帮办 + 会办 " 的 " 店小二 " 式服务下,1 天办成 ……

审批事项该省的省,办事时限该缩的缩,决策效率该提的提,构建 "24 小时不打烊、360 度无死角 " 的招商护商工作体系,打响 " 无难事、悉心办 " 的营商品牌真正把无锡变成了投资热土和创业高地。

日益高效的政务环境

正在为城市装配更强大的竞争力

无锡,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创新链核心为导向的主动作为,和 "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 的营商环境,赢得了越来越多 " 合伙人 " 的 " 心 ",他们将坚定地与无锡共同成长。

来源:无锡日报政务融媒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产业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