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0-15
把汉服做成品牌,“90后”海归女硕士圆了儿时的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陈爱娣 记者 陆文杰) 1993 年出生的吴竹逸是常州经开区瑶光汉服实验室品牌创始人,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统计学专业毕业后,她选择了回到国内实现自己的汉服梦。" 我是一名汉服设计师,我的店名取自‘瑶光’,北斗七星之一,古代象征祥瑞。‘瑶光’里,还藏着我的家乡‘遥观’。" 提起汉服,吴竹逸的眼里有光。

△ " 汉服设计师 " 吴竹逸

那年豆蔻梦想起,国外求学仍心系汉服

" 知道汉服为什么这么火吗?因为,小时候看古装剧披床单扮仙女的女孩们长大了。" 吴竹逸,也曾是披床单的女孩之一。中学时她和同学一起拍古风艺术照,那时候不太懂,统称 " 古装 ",后来回想起来,是一套明代袄裙。一度,吴竹逸沉迷古风摄影。冬天的时候,她报了一个旅拍团,在横店一连待了 4 天。为了 " 仙 ",全身贴满暖宝宝。

2012 年,远赴大洋彼岸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吴竹逸,通过网络热切地搜罗着与汉服相关的一切。很快,融入了国内的 " 汉服圈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因为期待 " 同袍 " 相聚,吴竹逸比中小学时代更盼望长假。

" 有一年假期回国,和‘同袍’相约去山里拍汉服写真。下午进山,拍完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大家手机都没电了,用相机的闪光灯才勉强照亮下山的路。" 读研期间,主修统计学的吴竹逸,花了半学期自学了绘图软件。在翻遍了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所有汉服文化书籍后,她开始尝试设计。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随着研究的深入,吴竹逸经历了从 " 看颜值 " 到 " 重内涵 " 的蜕变:汉服的袖子皆为圆袖,意为天道圆润;交领处则成矩形,以应地道方正,代表做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吴竹逸正在创作设计

冲出 " 既定 ",汉服实验室开张

2017 年底,吴竹逸毕业回国。摆在眼前的似乎是两条既定的路:手持海外名校毕业文凭,在北上广深找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抑或是,回家帮父母打理家族企业。

青春不负梦想,冲出 " 既定 ",吴竹逸选择了 " 第三条路 "。拿着一份详实的可行性报告,她向母亲争取来 6 万元创业资金。2018 年 2 月," 瑶光 ALKAID 汉服实验室 " 开张。和那些没有被社会 " 磋磨 " 过的年轻人一样,吴竹逸一头扎进了 " 梦想 "。

从纸上设计,到身上成衣,一切,并不如理想中的简单。一件汉服的诞生,需要经历立意、绘图、配色、选料、制版、绣花、裁剪、半成品、成品、熨烫、包装、入库等 10 多道程序,再加上请模特拍宣传图、网店上新、客服、发货、售后 ……" 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

因为量少且 " 挑剔 ",吴竹逸光本地合作的服装厂就换了三四家。听说广东的绣花工厂更有经验,她只身一人前往,凭着手机导航里 " 绣花厂 " 三个字,一家一家找上门。

家境优渥、名校留学,外人眼中的 " 小公主 ",却在汉服的创业道路上屡屡碰壁。" 没有经历过创业,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 吴竹逸笑着说。

非科班出身,却在北服毕业展大放异彩

" 第一期上了 3 套设计,卖出了 80 件。一想到有人正穿着我的汉服行走在某个城市的街头,就很开心。" 为了提高自己,2018 年 9 月,吴竹逸一边经营汉服实验室,一边赴北京服装学院进修。一年后的《解码》毕业设计展上,她设计的 5 套作品登台亮相、艳惊四座,是所有毕业生中被选中登台作品最多的。

△吴竹逸设计的汉服作品

" 我自己最喜欢的是一套大袖衫‘水彩云龙’,以西游记为主题,融入了芭蕉扇、避水金睛兽、龙宫等元素,使用的是手绘水彩和印花工艺结合的面料,还手工缝制了珍珠,寓意‘沧海明珠’。" 吴竹逸说。

工作室定位 " 实验室 ",而实验,意味着 " 试错 "。吴竹逸认为,汉服作为文化的载体,本身就是承前启后的。" 在保留传统汉服严谨形制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对‘人与自然’这个主题的理解,融入一些现代的元素。" 吴竹逸敬畏文化积淀又不拘泥,紧跟时代步伐又不放纵。目前,她设计并制作了 " 风花雪月、宣和遗韵、神话、红尘四合 "4 个系列。解春风、鹦鹉洲、夜光杯、暮春令 …… 每一套汉服,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 喜欢汉服的人越来越多,表明当下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文化自信的增强。我希望通过‘瑶光’,把对传统文化美的理解传递给更多的人。" 吴竹逸说。

(通讯员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