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就业形态和雇佣关系正在经历深刻转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服务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各种新型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就业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工作形式日益灵活,以灵活就业为主的新就业形态成为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新引擎。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了《2020 雇佣关系趋势报告(三)——新格局下的新就业形态》。报告发现,1/4 企业通过 " 共享员工 " 解决人手问题,近 6 成员工规划第二职业;如收入可观,有 66.5% 的受访者愿意选择放弃主业 / 全职工作," 直播平台 " 以 3 倍增速领跑灵活就业。
1/4企业采用"共享员工" 模式解决人手问题
▲复工复产期间,企业如何解决人手紧缺问题
近期以来,企业一方面精简员工,缩减部分传统全职人员,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雇佣灵活用工人员,实现低成本、短期性人力资源调配。调查数据显示,在后疫情时代的人力资源改革方面,49.8% 的企业缩减全职员工队伍、仅保留精英;实施内部转岗调整、雇佣灵活就业人员的企业亦分别达到 27.6% 与 24.6%。
在对外的招聘方面,面对人手紧缺的燃眉之困,招聘全职员工已不是企业的唯一选择。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 53.2% 的企业选择招聘兼职、临时性员工,25.3% 的企业借用其他企业的员工,另有少数企业运用 AI 技术实现人力成本替代。
▲ 2020 年第二季度灵活就业细分领域招聘人数同比增速
在多种新型灵活就业的形式中,共享经济、直播经济、数字经济的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显示,在今年第二季度," 直播平台 " 以 347.8% 的增速强势领跑灵活就业招聘需求,知识服务、自媒体、生活配送分别增长 75.6%、65.1%、35.4%。
可以看出,在新就业形态下,员工对企业的从属关系依旧在经济层面存在。但工作的兼职性质导致平台员工在组织层面上并不属于平台企业," 公司 + 员工 " 的雇佣模式正在向 " 平台 + 个人 " 演变。
灵活就业的总体招聘人数同比增长76.4%
▲ 2020 年第二季度招聘人数同比增速
用工成本低、政策补贴好,使灵活用工形式的在企业端的认可度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在多重因素叠加下,灵活就业的总体招聘人数同比增长 76.4%,而传统就业的招聘人数同比下降 13.8%。同时,灵活用工的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形成以劳务派遣公司为主,以雇佣线下兼职、临时性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平台社会化用工等方式为辅的用工形态。
在企业招聘模式的转变下,期待一个人持续稳定工作已不那么现实。互联网平台上不再是单一的传统工作岗位,而是拥有多种可供求职者选择的简单零碎的任务。雇佣关系中的自主性吸引职场人在未来规划中作出灵活性调整。如收入可观,有 66.5% 的受访者愿意选择放弃主业 / 全职工作。
▲职场人对未来自身的就业形态规划
对于未来自身的就业形态规划中,57.3% 的职场人计划在主业之外发展 " 第二职业 ",活用自身专长,3 成受访者愿意投身灵活岗位,仅有 12.7% 的职场人选择专注现有领域。可以预见,在新就业形态中,一人多岗的现象涌现,从业者和工作岗位的关系不再紧密结合,单一的从属关系逐渐被弱化。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