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0-17
深晚报道|慢病重在自我管理,10家社康举办医防融合社区护理义诊活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17 日为世界高血压日,10 月 29 日为世界卒中日,今年活动主题分别为 " 准确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 和 " 医体融合,预防卒中 "。10 月 16 日下午,由深圳市医防融合社区护理项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办的 " 控制血压、预防卒中 " 的 " 线上 + 线下 " 多点式微群体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在福田、南山、罗湖、龙岗、龙华、宝安 6 区的 10 家社康中心同时举办。本次活动惠及全市社区居民近万人。

▲活动现场。

自我管理是慢性病管理的核心环节

根据《深圳市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高血压、糖尿病位列 2018 年慢病患病率的前两位,分别为 78.86% 和 28.6%;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位列深圳市 2017 年居民死因的第二、三位,仅次于恶性肿瘤。随着居民对慢病的认识逐步加深,慢病早筛、早诊、早治的 " 三早 " 管理成效显著。控制慢病患者的复发率、再入院率,良好的自我管理是重中之重。

市医防融合社区护理项目组长丁小容表示,此次义诊活动围绕高血压的控制、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脑卒中的早期识别、慢阻肺(COPD)的慢病管理等主题,近百名来自深圳市各三级医院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COPD、老年病等专业领域的医疗、护理专家现场义诊,发放慢病科普小手册。同时,活动还邀请高血压及脑卒中专家开展题为《远离中风,从这里开始》、《准确测量,有效控制》的健康小讲堂讲座,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关于慢病的预防、识别和自我管理能力。

▲现场合影。

多点式微群体开创社区义诊新模式

据了解,此次义诊活动创新性采用 "10+1" 的 " 线上 + 线下 " 多点式微群体活动形式,其中 "10" 是指深圳市 10 个社康中心,"1" 是指一个线上服务平台(健康深圳 APP)。市医防融合社区护理项目组将来自三级医院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的医疗、护理专家,送到每个社康义诊点。这既能满足疫情防控的需求,减少人群聚集;又能扩大服务面,让社区居民能够就近选择义诊点咨询,真正的把三级医院的大专家,送到社区居民的身边。

这种模式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社区联动的健康科普活动提供了借鉴和参照。三级医院和社康中心通过此次义诊活动有效联动,促进交流与融合,进一步推进了分级诊疗、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构建。

" 黑科技 " 帮你实现智能护理

远程、可穿戴、AI 风险预测 …… 这些也是此次义诊活动的又一亮点。市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进入义诊现场,快速便捷;健康深圳 APP 线上科普讲堂,随身携带的 " 大专家 ";DVT(下肢深静脉血栓)AI 智能风险预测,2min 识别高风险因素;可穿戴血压计,血压数值实时记录手机 APP;多点远程连线,跨越空间距离,实时互动 …… 北大深圳医院将智能护理的 " 黑科技 " 也带到了义诊现场,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医学知识与科技创新交相辉映的义诊活动。

据了解,市医防融合社区护理是由市卫健委立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牵头的专项服务项目,旨在深入推进市属医院护理专家进社区,促进医防融合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居民健康管理。市医防融合社区护理项目组组建了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三个专病护理专家组,开展社区护士培训、护理专家社区出诊及技术指导等系列工作。

目前,项目组已培养深圳市首批高血压、糖尿病亚专长护士 59 名,开发社区护理人员岗位核心能力培训课程 4 套。护理专家组成员每人每月下社康 2 次,为基层提供出诊和业务指导,并将优质服务的理念和思路带到社康,切实保障优质护理资源下沉社康。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欧阳淑园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