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0-19
深夜骑车男子倒地身亡,南京交警凭一块漆片锁定肇事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交轩 记者 王瑞)近日,在南京市秦淮区,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男子发生事故倒地不治身亡,到底是单方事故还是嫌疑人肇事逃逸?面对现场无路灯照明、无目击证人、无事发百米范围内公共视频的困难挑战,南京交警事故民警迎难而上,从一小块漆片入手,仅用 68 小时就抓获了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

△事发现场

是自己摔倒还是另有肇事者?

9 月 27 日 21 点 25 分,有市民向南京交警三大队报警称,在靠近七桥瓮湿地公园附近的秦淮河河堤绿道上,一名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男子摔倒在地,有生命危险。正在附近巡逻的 122 巡逻车,立即赶到现场,并联系 120 急救部门进行救援。虽然受伤男子被立即送往了医院,但最终还是因颅脑遭受重创不治身亡。

民警在勘察事故现场时发现,电动自行车的车头和前挡泥板位置有明显的碰撞痕迹,地面还有电动自行车的碎片散落。民警断定,这辆电动自行车很可能当时与其他车辆发生过碰撞,而非单方事故。

由于此道路属于南部新城正在建设的河堤绿道,夜间无灯光照明、现场也无目击证人,且现场百米范围内也未找到任何公共视频,南京交警组成 "09.27" 专案组全力侦办此案。

△分析电动自行车残留痕迹

考虑到两天之后就是国庆假期,肇事者极有可能离开南京,从而增加破案难度,专案组抓紧时间开展对事故车辆痕迹勘查、死者行驶路线排查、扩展寻找现场周边公共视频、走访沿途过路群众、进行接待死者家属等工作。

一块漆片初步锁定嫌疑车辆

通过对死者所驾驶的电动自行车车身碰撞痕迹及衣物上残留物进行分析,民警发现死者所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碰撞痕迹,主要集中在前挡泥板和车头左侧减震位置,并发现了肇事车辆遗留下的蓝色漆片。

△分析衣物上残留物

通过研究,现场遗留下的蓝色漆片是一种比较低级油漆原料。一般汽车都不会使用这种油漆工艺,而是在价值较低的农用车、电动车上广泛使用。

经询问死者家属得知,死者当天 21 时左右从苜蓿园大街维也纳酒店出发,准备返回江宁区某小区的家中。通过调取沿途公共视频,民警发现死者最后出现在录像中的时间为 21 点 10 分。此处距离事故现场还有 1.5 公里左右,民警通过模拟实验,最终确定事发时间在 21 点 15 分左右。

△勘察事故现场痕迹

民警随即由案发地点开始向外围扩展,对沿途所有公共视频进行梳理,力图形成以事发现场为中心的包围圈。可惜由于现场位于南部新城正在建设的工地附近,沿途大部分视频探头都处于断网状态。办案民警没有放弃,最后在距离案发现场 1 公里左右找到了一处工地视频探头,惊险的是该视频录像保留时间较短,如果民警再晚来几个小时,视频就将被覆盖删除。

经过对该时段通过的车辆进行逐一筛查,最终确定了两辆嫌疑车辆。一辆为一名身穿白色衣物的驾驶员,另一辆为夫妻二人驾车。通过走访了解,在夜间经过的电动三轮车,大部分为附近从事回收废品相关的人员所使用。

肇事逃逸不仅承担事故全责,还将被加重处罚

根据这一情况,专案组紧跟 " 废品收购 " 线索,通过调查发现在附近双麒路上就有废品回收站。但此处废品回收站有近百家,在这么多的店家中找到肇事驾驶员的线索无异于大海捞针。

此时另一组民警传来好消息,在对双麒路沿途公共视频查找时,发现了嫌疑车辆驾驶员当晚在此停留,据附近居民回忆,嫌疑人当时驾驶一辆电动三轮车而来,车上确实有类似废品钢管等物品。民警随即对沿途废品回收站逐一进行走访,终于在一处站点锁定了肇事驾驶员的身份信息。

△讯问嫌疑人

专案组民警立即前往嫌疑人位于铁心桥的暂住地进行抓捕,结果在小区内发现,嫌疑人并未在家中。专案组民警立即对小区所有出入口进行布控,在等待了四个小时后,终于在9月 30 日 16 时将嫌疑人袁某(女, 51 岁)抓获。在证据面前,袁某对肇事逃逸事实供认不讳。

根据 2018 年 5 月 1 日实施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相关要求,当事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承担全部责任。同时,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造成一人死亡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目前,这起事故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相关标签

身亡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