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0-21
深晚报道 | 福田区人大代表论坛举行 垃圾分类要做好“人性化细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15 日,福田区 2020 年第二期人大代表论坛在深圳市体育中心举行。市、区人大代表围绕垃圾分类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本场论坛由福田区人大常委会主办,区人大园岭街道工委承办。福田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湘宁,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章海蓉,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田敏,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尊众、吴游,区政府副区长朱伟华等出席。

实地调研:

垃圾分类 " 老大难 " 在哪?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和 " 城市主客厅 ",福田区于 2019 年 10 月 23 日全面启动 " 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城区 " 建设工作,仅用 53 天实现辖区所有物业小区楼层撤桶、厨余垃圾集中投放、厨余垃圾收运三个 100% 工作目标,全区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同比减少 16%,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福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热点难点问题呢?代表们实地走访调查,深入研究。深圳市人大代表郭丽认为有效宣传还可以提高覆盖面,人性化的细节设施和因地制宜的便利性不够," 比如厨余垃圾桶没有密闭发出恶臭;再者厨余垃圾投放时间是在每天 19 时至 21 时,对于大部分上班族很难实现,也不符合《条例》规定‘不少于两次投放时间’。"

" 目前的工作难点主要是分准难 ",作为基层一线工作者,福田区人大代表、园岭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平表示,园岭街道现有物业小区 130 个,其中生活小区 40 个,生活小区中仍有少数小区厨余垃圾的产生量人均不到 0.1 千克,这里既有居民不会分,也有居民不愿分的情况。

写字楼、工业园区的大量外卖垃圾引起了代表们的重视。市、区人大代表周建明说,写字楼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没人分拣,物业也没有监管的方向。区人大代表张洪涛发现,目前工业园区没有提供厨余垃圾分类设施。

久久为功:

下 " 绣花功夫 " 打好持久战

针对现阶段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条例》的贯彻落实,如何深入推动福田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代表们纷纷提出真知灼见。

福田区人大代表、区百花小学副校长钟雄建议在党校干部培训班加入垃圾分类培训内容,培养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对家政公司家政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垃圾分类培训。此外,把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地方学校校本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深植环保理念,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推动整个社会的垃圾分类工程。

罗平介绍,园岭街道老旧小区多,结合辖区实际,快速推进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建设,改造垃圾分类点 150 多个,新增雨棚、公示牌 400 多个,购置垃圾分类桶 900 多个,创新试点垃圾分类智能设备。同时,果蔬垃圾自我收运模式已启动,近期将实行小型设备就地处理厨余垃圾。她表示,区里针对垃圾投放管理人配套制定了红蓝黑榜评比机制,对垃圾分类效果好的小区予以表彰,对垃圾分类效果不好的小区予以警告和警示,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张洪涛建议,在初级阶段,要因地制宜着重加大城中村、重点难点社区的管理资源配置力度,加大支持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在工业园区设置厨余垃圾分类设施,并落实有效监管。

周建明提出,依托企业本身具备的执行体系,在辖区企业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及落实工作,进而让员工为其所居住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持续赋能,形成良性循环。

律师郭丽十分关注《条例》实施后是否能得到准确、严格的执行,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郭丽指出,《条例》第 11 条明确规定 " 谁产生谁付费和差别化收费的原则 ",她建议推行不同颜色、不同类别的垃圾袋,实行收费制。

章海蓉表示,垃圾分类是强化区域生态环境联防共治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契合人民群众对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愿景。论坛结束后,将把代表的建议、群众的意见进行归纳梳理,转交政府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并通过持续跟踪监督,推动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城区建设工作做实、做细、做精,为福田加快建成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贡献人大的力量和智慧。

深圳晚报记者 温银妮

相关标签

人大代表 垃圾分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