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0-21
深晚报道|深圳儿童营养教育项目启动,将建中小学生配餐管理平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18 日,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深圳市教育局指导,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主办的 " 学生营养科普讲座暨 2020-2021 年度儿童营养教育项目启动会 " 举行。记者从启动会上获悉,深圳儿童营养教育项目是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及其家长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民生项目,已让累计超过 16 万学生家庭受益,2020-2021 年度项目启动后,将让 155 所学校的 5 万名学生受益。

▲启动会现场。

选择健康零食的学生变多了

在启动会上,据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防控科副主任医师李艳艳博士介绍,他们随机抽取项目试点学校学生及其家长,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项目评估,经过 1 学年的努力,学生的饮食行为有明显的改善。

首先,选择健康零食的孩子变多了。在学生选择经常吃的零食中,水果类排名第一,占 70.41%;糖果巧克力类、饼干薯片类、果冻类、油炸烧烤类在干预后明显下降。经常喝的果汁类、可乐雪碧、爽歪歪等乳饮料等,项目结束后明显下降,白开水、纯牛奶酸奶的比例明显上升。不过,果脯话梅蜜饯类、面包蛋糕类也有所升高,说明孩子对于零食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孩子们如何科学饮水、选择奶制品和饮料的教育仍需加强。

深圳学生买零食更注意看食物标签了。据调查,购买零食时每次都会看生产日期和营养标签的比例上升。然而,购买零食时的考虑因素仍不乐观,考虑有营养、卫生等因素的比例虽然增加,但处于较低水平,仍低于 " 好吃 ",如何让孩子们真正读懂营养标签,正确的购买零食也是项目今后努力的方向。

此外,学生和家长对零食营养知识的正确知晓率上升了。学生对吃零食次数、各种零食所属种类、不吃早餐影响大脑功能等各方面零食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均上升。学生零食及营养相关知识知晓也大幅度提升,由基线的 20.87% 升高到 60.80%。家长零食及营养相关知识知晓也有明显提高。

累计已有超 16万学生家庭受益

李艳艳介绍,2019-2020 年度儿童营养教育项目在全市十个区共覆盖 132 个试点学校,约 4 万二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受益。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和各区慢性病防治机构通过培训校医、健康家委、校园健康教育讲师和班主任,发放《健康饮食、健康成长》儿童读本和教师家长读本,组织开展营养健康知识巡展、营养知识讲座、主题班会、家庭厨艺大赛、营养知识竞赛和手抄报比赛,举办学生营养健康科普堂、家庭健康技能竞赛和健康同伴志愿服务领袖训练营等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积极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并将学生营养教育工作与家长、老师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及家长的营养健康素养。

该项目自 2015 年启动以来,深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从最初 11 所学校 3000 名学生快速推广至今年 155 所学校 5 万名学生,已经累计超过 16 万学生家庭受益,按照每个家庭至少三名家庭成员估算,大约已经覆盖近 50 万市民。

深圳将建中小学生配餐管理平台

2020-2021 年度儿童营养教育项目启动后,试点学校增至 155 所。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精心设计制作了全新的学生、家长读本及平衡膳食餐垫,策划拍摄生动有趣的营养科普视频,在全市范围内播放,同时今年将把儿童营养教育项目与 " 家庭 - 学校 - 卫生部门 " 工作模式相结合,在全部试点学校推广,各学校建立健康家委,把更多的家长纳入到宣教的队伍中,更激发家长参与工作的主动性,从而弥补学校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将建设集监管、营养配餐、膳食评价与指导为一体的深圳市中小学生配餐管理平台;对深圳市儿童食物环境、膳食指数进行评价;开展 " 家庭 - 学校 - 卫生部门 - 社会组织 " 联动的学生营养不良与肥胖综合干预,逐步建立起儿童青少年健康服务体系。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慢病

相关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