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瑜 潘荣)" 昨晚看直播了吗?"" 抢到了吗?"10 月 21 日,距离买买买的 " 双十一 " 还早呢,可无论茶余饭后的闲聊,还是微博话题热搜榜," 双十一 " 都已妥妥坐上了 C 位。电商平台们提前吆喝,拉长时间跨度,硬生生把购物 " 节 " 打造成 " 季 "。与此同时,办晚会、开直播、抢红包、发补贴 …… 各类营销手段齐上阵,有重复也有翻新。不过,对剁手党来说,省钱、便宜才是他们对 " 双十一 " 最简单粗暴的期待。
平台晒战绩!天猫预售一小时参与人数同比翻倍
" 这么早就开始‘双十一’,严重拉长了我花钱的战线。" 很多剁手党表示,他们的 " 双十一 " 是从 10 月 20 日晚、21 日凌晨开始的,各大购物平台上的直播带货已经吸引了一大波流量。
△参与平台活动可领取补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尽管苏宁官宣 " 双十一 " 还要等 10 月 26 日,但目前已有消息称苏宁厨卫家装预售开抢,今年 " 双十一 " 补贴 1 个亿。10 月 19 日,京东发布消息称,今年 " 双十一 " 活动从 10 月 21 日正式开启,截至 11 月 11 日,为期 22 天。天猫还提出了 " 双十一比往年多 3 天 " 的概念,其中 11 月 1 日至 3 日是第一波;11 月 11 日是第二波,将 " 光棍节 " 变成 " 双节棍 "。同时,线上线下也互动起来,支付宝今年还将首次以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身份参加 " 双十一 ",通过打造 " 城市生活主会场 ",帮助餐饮店、菜场、小超市、电影院、足疗店等线下服务业迎接这一波消费复苏热潮。
刚刚开启的 " 双十一 ",已经给电商平台带来了漂亮的成绩单。21 日当天,各平台就开始晒战绩:天猫数据显示,10 月 21 日 " 双十一 " 预售开启 1 小时内,参与人数比去年同期翻一倍多,300 多个品牌的预售成绩超过去年全天成交额。京东 " 双十一 " 也是 10 月 21 日开启,当天京东自有品牌日上线一小时,京东京造的成交额同比 2019 年品牌日增长超过 200%。更为亮眼的是,一款儿童学习桌椅套装,当日 8 小时的销售额环比上半年 618 期间的增幅达到 233%。
△购物平台开启预售
规则更简化!不考数学不烧脑," 满减、打折 " 比较多
往年购物节各种纷繁复杂的算法,让很多消费者吐槽。" ‘双十一’像是一场奥数考试,我只想知道买什么最划算。"" 纵使有许多想买东西,各种杂七杂八的规则也会成功劝退了我这个‘局外人’。" 今年玩法规则出炉后,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多家电商平台今年更强调玩法的简化,让买买买更简单。
南京市民刘燕燕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已经在研究今年 " 双十一 " 的规则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薅羊毛的机会。" 今年不玩烧脑,不考数学了。" 她很庆幸地说,有的平台直接可以看到优惠后的价格,不用自己拿着计算器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 现金补贴可以直接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天猫平台今年 " 双十一 " 发超 300 亿现金补贴,用户领了现金补贴之后可以直接在下单时使用,此外还有些订单可以返现,优惠规则比往年简单又粗暴。此外还有 " 不用领津贴,满 300 直接减 40"" 天天领 5 折券和大额券 " 等活动。京东平台上,除了跨店铺、全品类可用的头号京贴,商品页面 " 预估到手价 " 的设置,消费者不用复杂的计算,优惠后的价格一目了然。
当然,也有消费者说并未明显感觉到规则简单,是否便宜也还要 " 等等看 ",因为距离 11 月 11 日还有不少日子,到底平台是否真的玩法简单不搞 " 套路 ",需要时间检验。
直播玩法多!边看直播边下单,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 刚从淘宝直播下完单,太热闹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过年了!"10 月 21 日零点刚过,有网友发微博这样说。随着 " 双十一 " 活动提前开启,消费者们也提前化身 " 熬夜党 ",开始看直播、领优惠券、付定金、买买买。直播带货的玩法也越来越多,比如天猫推出 5 折买房买车,还有 300 明星、400 总裁上淘宝直播带货;京东联合脱口秀演员李诞、李雪琴等办了一场《京东脱口秀大会》等,让电商直播更热闹,而不仅仅是带货。
△李佳琦直播间
" 昨晚我两部手机同时打开,一部看李佳琦,一部看薇娅。" 白领小周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 10 月 20 日晚一直在看直播,看到 21 日凌晨 1 点。" 买了一个护肤品套装,还有些洗发水、沐浴露之类的生活用品。" 小周说,她本以为主播会发很多优惠券,但发现价格优势并不大。当天,她付了 350 元定金,下单了一套 3480 元护肤品套装。" 直播间会送很多小样,这样看的话,比较划算些。"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1 日当天,短短 10 分钟,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就超过去年全天,这一数字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整整 4 倍。据悉,仅美妆一个行业,就有 12 个单品在淘宝直播 1 小时过亿。
建议理性消费!避免盲目下单、过度囤货
" 双十一 " 的玩法花样越来越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消费者剁手买买买。而无论平台发布什么规则和玩法,消费者也不过是希望能简单地薅羊毛、捡便宜。
这么早就开始了 " 双十一 " 的买买买,万一提前买贵了呢?" 听主播说这款床垫是 5 折,我刚好需要就买了,觉得捡了个大便宜。" 白领小徐说,她 10 月 21 日凌晨在直播间买了一款价格 2000 多元的泰国进口乳胶床垫,但今年 " 双十一 " 时间跨度很长,不知道后面是不是会更便宜。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有些电商平台推出 " 保价 " 商品,在一定时间内买贵了就退差价,但消费者也要仔细了解相关规则,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其实,每年 " 双十一 ""618" 等电商购物狂欢期间,也是电商平台各种纠纷案件的高发期。消保委等部门也多次提醒,建议消费者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购,不要掉进商家优惠陷阱盲目 " 剁手 "、过度囤货,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国庆长假期间,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共计受理网购类投诉 1739 件,占各类消费投诉的 19.54%,其中电子电器类产品投诉靠前。在这些网购纠纷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包括:展示不符合实际的文字描述、图片、视频;直播宣传优惠未能兑现、售后服务缺位;快递送货存在迟缓、丢件情况等。
为此,消保委也提醒广大消费者,电商平台购物要注意留存好相关的聊天记录、商家承诺内容、购物单据、订单信息等,便于产生纠纷时进行维权。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及时向 12315、消保委或其他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