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0-22
立国之战!致敬抗美援朝老兵|顾逸敏、何新:青春事疆场,结发伴余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侯天卉 张然 / 文 刘畅 / 摄)" 白天不点灯,夜晚急行军,到朝鲜阳德的时候,我还不满 18 岁。"88 岁的顾逸敏奶奶提起 70 年前跨过鸭绿江,走入朝鲜战场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之际,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五老村街道,见到了 88 岁的顾逸敏奶奶和 95 岁的何新爷爷。两位老人都曾是 70 年前抗美援朝战场的志愿军战士,并在那里相识、相恋,携手走过一生。

△抗美援朝老战士何新、顾逸敏

从护士到药剂师,守卫战友生命

顾逸敏,1933 年 12 月出生于上海,1950 年 3 月在时任上海市长陈毅的号召下参军入伍,成为 " 上海知识青年训练班 " 的一员,8 个月后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赴朝作战,历任志愿军四分院、二分院护士、药剂员。

△抗美援朝老战士顾逸敏

" 我们从上海出发,途径山东、沈阳、集安,夜里从鸭绿江急行军到了朝鲜阳德。" 顾逸敏清楚地记得,由于出发得急,不少物资没办法及时运达,不少年轻战士穿着单衣就走进了零下二三十度的朝鲜战场。

没有手电筒,手捧蜡烛;没有棉鞋,脚踩单鞋,一步一滑地跨过鸭绿江 …… 就这样,18 岁的顾逸敏开启了她在朝鲜战场保家卫国的壮烈征程。

" 那时我还年轻,接触的第一批伤员几乎都是冻伤,四肢都黑了,心疼得直掉眼泪。" 在朝鲜战场上,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们轻伤不下火线,因此到顾逸敏身边的都已是重伤,而消炎药、麻药这些战场上必备的药品在当时却是紧俏物资。

" 不能让我们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战友缺医少药!"1952 年,在志愿军四分院服务了两年的顾逸敏决定转岗,从零开始学习药剂配比,成长为志愿军药剂员。顾奶奶回忆起 70 年前的峥嵘岁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那时的朝鲜战场,由于缺少救命的消炎药,不少战士因此发生术后感染牺牲,活下来的很多也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把井水烧成蒸馏水,我们自己配出了生理盐水、葡萄糖、麻醉药,可以给战友们挂水了,收治的时候也不疼了。"

△老照片和勋章

" 炮弹就在眼前炸开,右耳至今没有听力 ……"

在顾逸敏和何新的家里,收藏着不少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珍贵照片。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中,顾逸敏身着厚厚的棉衣,靠在防空洞的外墙上甜甜地笑着。看上去岁月静好的背后,有的都是战场上的惊心动魄。" 每天都能看到上百架飞机飞过我们的头顶。" 顾逸敏回忆道。

△老照片

朝鲜战场上,美军拥有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掌握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空中力量;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相当落后,海、空军尚在初创阶段,基本靠着步兵和少量炮兵进行着殊死搏斗。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何新介绍说,那时候的志愿军依然是 " 小米加步枪 " 的基本配置,两国作战实力悬殊。

1926 年 12 月出生于江苏常州的何新,今年已是 95 岁高龄了。1944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 年 12 月参军入伍,1951 年 4 月奔赴朝鲜,历任志愿军运输四团政治处、志愿军后勤二分院通信连、司令部指导员、教导员、协理员。

" 当时我正在和战士们谈心,突然美军飞机就飞过来了,飞机飞得很低,两位战友就在眼前牺牲了。" 沉浸在回忆中的何新久久没再说话。

顾逸敏同样经历过飞弹袭击。1952 年 2 月 25 日下午 2 点,朝鲜阳德的防空洞前,一枚炸弹让当时年仅 19 岁的顾逸敏失去了右耳的听力。

" 我和三个战友正在整理存在驻地的药品,炸弹就在洞口炸了,防空洞当时就塌了,我们四个就被埋在了里面。" 顾奶奶摸了摸至今没有听力的右耳," 我只是耳膜流血,失去了听力,和牺牲的战友们比起来已经幸运太多了。"

停战的疆场上,遇见携手一生的亲密爱人

1953 年 7 月 27 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朝鲜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们也有了轻松、休闲的时间。1954 年,在同志的介绍下,性格活泼的顾逸敏结识了高大英俊的何新。同是南方人的两个年轻人有着太多的共同话题,很快走到了一起。

△结婚照

" 这是我们在朝鲜结婚时拍的照片,那天我们和另一对战友一起在机关二分部举行的婚礼,不仅有主持人,还有部分战友的亲属见证呢。" 照片中的年轻人身着绿色军装,胸口挂着大红花,笑容中满是步入婚姻的幸福。" 婚礼是在礼堂里办的,结束之后,我们还请观礼的同志们吃了点心。" 顾奶奶看着照片中年轻的自己,笑容依旧甜蜜。

1956 年,怀孕 7 个多月的顾逸敏回到上海生产。把刚刚满月的儿子托付给外婆后,顾逸敏和何新又再次返回朝鲜," 儿子连一口奶都没能喝到过,但我知道,我是一名军人,是要回到战场的。" 直到 1957 年 9 月,两人才结束了抗美援朝任务,返回祖国。

△何新、顾逸敏补拍的结婚照

天蓝色的背景,洁白的婚纱,笔挺的西装 ……2012 年,老两口在儿女的催促下,补拍了婚纱照,照片中的顾奶奶端庄大方,何爷爷笑容腼腆。这组照片和朝鲜战场上留下的相片一起,被奶奶仔细珍藏着。" 考虑到年纪大了,儿子邀请我们搬过去一起住,最近在收拾这些老物件了。" 顾奶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些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她会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给小辈们讲讲当年的故事。

相关标签

志愿军 抗美援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