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1 日,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广州召开,深圳卫生健康系统有 58 人获评先进个人,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师梅树江就是其中的一名代表。作为一名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30 年的老防疫人,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他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带领全市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深入现场,发现广东省首例输入性病例,为全国首例湖北以外省市报告的输入性病例,处置了 700 余起疫情,确诊新冠肺炎 471 例,有效控制了疫情播散。截至 9 月 27 日 24 时,深圳市连续 152 天无本地感染病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获得 WHO 专家高度评价。
梅树江 1990 年 6 月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从吉林省卫生防疫站、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到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30 年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带领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获得 2019 年 4 月深圳市 " 五一劳动奖状 ",今年 6 月获中共深圳市卫生工作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
今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梅树江以优秀的专业素养、高度负责的专业态度,对疫情始终保持高度敏感,带领全市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情研判与业务技术指导等工作,发现广东省首例输入性病例,为全国首例湖北以外省市报告的输入性病例,拉响了全省战疫的第一声警报。在获知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立即向领导汇报,并组织全市培训,做好技术和物资储备。
1 月 8 日,两名武汉探亲返深人员被发现有发热症状,防疫人员立即组织排查,在常见病原体检测均阴性的情况下没有放松警惕,14 日开展新冠病毒检测,2 人均阳性,经省疾控中心复核阳性。19 日,国家卫健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病例。另外,在疫情调查中,深圳疫情防控人员发现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存在家庭聚集性、首次明确儿童可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调查结果为国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防控中,他冲锋在前,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对国内首起邮轮 " 发热疫情 " 案例处置成为经典。当时,搭载 6222 人的 " 歌诗达 · 威尼斯 " 号邮轮自越南返深,船上 9 人出现发热症状,按照市委市政府紧急部署,他凌晨带队登船排查,对曾发热和现场监测体温异常者采样、排查,对有湖北旅居史旅客在酒店隔离观察,最后成功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另外,在本地感染疫情、境外输入疫情、涉深圳陆丰 "814" 等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中,他带领团队首创 " 流行病学调查首调负责制 ",激发防疫人员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在定点收治医院设立驻院现场调查组;建立每日重点案例会商机制;加强培训指导,深圳市在全省 2 次流行病学调查评估中均取得第 1 名的好成绩。
他率先在全国公布新增个案的活动轨迹等信息,既保护患者隐私,又公开透明,消除群众恐慌,促进群防群控。
作为专家组成员,他发挥学术专长,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的依据,提出合理化建议,报告全省首例复阳学生患者,促进出台《广东省新冠肺炎出院患者核酸复检阳性人员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对科学防控疫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发表 2 篇 SCI 论文,其中 1 篇发表在英国权威医学杂志《The Lancet》上,深圳经验得到全球关注。组织人员创新利用 SEIAR 模型科学预测疫情,评价防控策略和措施实施效果,通过积极的防控策略,全市实际总病例数减少 99.7%,避免约 72 万人感染,至少获得 591 亿元的卫生经济效益。
深圳晚报记者 汪仕林 受访者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