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文 / 摄)10 月 24 日,由长江江豚拯救联盟主办的第二届 " 长江江豚保护日 " 宣传活动在南京江心洲岛举行。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现场多位江豚保护专家就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现状、长江流域禁捕对江豚保护的影响等探讨。与此同时,IWH 长江江豚科教中心开幕。
△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揭幕
△论坛现场
" 江豚位于长江水域生物链的顶端,是目前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指示意义。"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表示,禁捕令执行、长江江豚拟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等,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创造了利好保障。
△李彦亮
李彦亮说,江苏省历来对长江水资源质保护重视,很早就对江苏段的水生野生动物调查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并在获悉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实行精准措施。他认为," 江豚保护更重要的是认识它,需要大力发展科学研究。要近距离接触,了解江豚的生理特征,还要借助社会力量进行研究。" 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 " 在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水族馆建设长江珍稀濒危物种人工驯养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
" 通过持续的观测,我们可以知道,长江南京段目前稳定地生活着一个江豚种群。" 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南师大生命科学院院教授杨光告诉记者,在长江流域江豚数量总体衰退的情况下,南京段的江豚还维持了一个比较大的种群,体现了南京的保护成效。" 下一步,要继续加强长期动态的监测,通过此及时了解哪些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对江豚产生的具体影响。
△杨光
南京江豚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姜盟介绍,协会已在南京 10 所高校建立了大学生江豚保护志愿团队,建立了 " 宁小豚 " 社会志愿者团队、" 江豚小使者 " 少年志愿服务队。同时成立了一支协助管理部门开展江豚保护监测等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并与各街道社区、沿江相关单位、企业长期合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科教中心内部
△科教中心展览
在 IWH 长江江豚科教中心,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参观者可以沉浸式地体验江豚的生存环境。大家登上小艇,随着环绕墙面的交互投影,通过模拟船体及 U 屏互动,感受从长江源头漂流到入海口的过程,江豚的现状、生存环境等就在眼前。参观者还可以进行知识小问答," 长江全长多少米 "" 江豚是胎生还是卵生 "…… 一系列问题引来大家的抢答。此外,科教中心的研学教室里,还有《仿生江豚模拟实验课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江豚知识小问答
(除了长江江豚科教中心相关图片外均为主办方供图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