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0-24
深晚报道丨深圳如何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专家提出这些观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24 日,深圳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市宝安区举行。活动采用线上、线下演讲与座谈结合的模式,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围绕 " 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深圳路径 " 展开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介绍国际性体育都市的发展规划与实践模式,探讨深圳建设 " 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 的创新道路。

围绕 " 国内体育城市实现模式与深圳路径 " 主题,国际体育经济学会副主席、上海体育学院刘东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石磊教授和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何文义分别进行了演讲。

▲国际体育经济学会副主席、上海体育学院刘东锋教授

刘东锋教授在题为《世界著名体育城市的评价、特征与启示》的演讲中总结出世界公认的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特征:体育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须与城市本身的发展目标定位相适应;全球顶级赛事是体现全球体育城市影响与辐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构建固定品牌赛事 + 顶级职业联赛 + 单次性顶级赛事的赛事组合策略;体育社会化、生活化、产业化是体育城市建设的根本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石磊教授

石磊教授在《国际体育城市建设与体育融合发展路径的探索》中,阐述了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体育发展观、体育发展模式和新内涵,总结了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形式:体育赛事之都、运动休闲城市、运动健康城市。他建议深圳大力发展运动休闲设施与运动休闲俱乐部,让体育嵌入到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孵化、培育和扶持民办非企业性质的体育俱乐部是建设国际体育著名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和重点工作,要像重视引进世界一流名校一样引进世界一流体育俱乐部。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何文义

何文义演讲的题目为《体育产业趋势与城市发展战略》,他建议: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的建设互动增值,通过内容创新增加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体育 + 的延伸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和增值,通过构建服务标准,解决社区场馆、社区医疗、养老问题,提升幸福指数,降低医疗支出,保障国家稳定。

在本次研讨会的线上分会场,法国里昂商学院西蒙 · 查德威克教授、爱尔兰科克市前副市长帕特里克 · 莱德维奇、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雷努卡 · 马哈德万教授等嘉宾针对 " 国外城市与体育 " 这一议题发表了看法。三人分别介绍了新西兰墨尔本、爱尔兰科克、卡塔尔多哈和英国伦敦等城市的体育发展经验与案例,对深圳体育发展的借鉴意义,并就体育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体育发展和生态体育城市发展,城市品牌和大型体育赛事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演讲。

三位国外专家还参加了 " 国外著名体育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 的圆桌会议,就 " 著名体育城市的国内竞争 "" 体育对生活质量的提升 "" 公私合作的公共服务模式 "" 奥运会对城市品牌的影响和遗产 " 等话题进行了讨论。马哈德万教授说:" 深圳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体育产业在深圳发展得非常迅速,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丰富多彩。面向未来,我建议深圳创造整个城市的体育环境和体育氛围,深化和国际伙伴的合作,打造独特的城市体育文化。"

深圳晚报记者 黄文 摄影 彭志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