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0-27
深晚荐书|这本 20世纪中国说明书,你可以用三个小时读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900 年到 2020 年,是中国巨变以及现代化的 120 年。一套试图描述这 120 年间,欧美学者与观察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改革开放历史的大型系列丛书《20 世纪中国说明书》前两卷之《变局(1900-1909)》 《觉醒(1910-1919)》,由暌违数年,曾掀起 " 画传 " 风潮的作家师永刚,借由从全球 18 家顶级图书馆的千余张西方游历者,所摄关于中国的稀世图片,以及当年记者、牧师与政治学者等观察者的亲历见闻,所著而成的这套中国现代化简史,由三联出版社隆重推出。

师永刚称,再度重写这套系列计划为十本的宏大当代史丛书,不只是回顾梳理这百年来的重大事件的真实意义,为现代中国青年提供一本不拘泥于当时风土与历史、清国的改革与失败的考据,而是试图通过符合当下年轻人,新的价值观以及阅读习惯的全新中国现代化史概念书。为一代人重修简明历史常识视觉读本。带领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重回百年历史,认识自己的祖国。试图打通 90 后以及 00 后们,对于这一百年前历史的阅读通道,寻找到今天年轻人对于历史的最新解读方式。

这是一套什么书,如何打通这套书与今天的关系?

《变局(1900-1909)》 《觉醒(1910-1919)》两本书,写的是 1900 年的晚清,以及共和国的开端。但打开阅读的却是与今天相关的信息,以及欧美学者对于中国的研究方法,以及在今天的延伸。从 1900 年代的中国,观看今天中欧、中美以及中日关系的变局,历史其实就在昨天,今天不过是历史的延续。

中国与美国在 1900 至 1919 年间的贸易战,清国的棉花在美国的倾销争端,以及当年即有所谓的顺差问题,隔了 100 多年,中美两国间的贸易顺差仍然存在。

当然,这本书还涉及了欧美资本进入清国、民国的各种方式。

以及日本人为何会发动中断中国两次现代化的战争,一次甲午战争,一次是抗日战争。前二十年间,日本对清国以及未来民国的影响脉络等。

这套丛书的主编与作者师永刚说:" 这套书写的是 1900 年到 2020 年间的剧烈变动的中国。研究一百年间的中国,不是怀旧,也不是算旧账,而是想从中找到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来这儿的原因。这部普及式的常识读物将只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选择的向导。它不是司马迁的《史记》,也不是史景迁的西洋镜下的演绎。它在这个被互联网制造出来的扁平时代,所发挥的作用也许只是给大家科普一个维基百科式的百年常识或者一个国家的基本面目。"

今天的年轻人,尤其需要懂一点历史,让历史成为自己的常识,看看一百年前的中美、中欧、中日关系,中国在世界中的百年前以及现在的格局,大清为何亡国,民国为何有黄金十年,历史为何会选择中共等,都会从中找到应有的历史线索与答案。

集合全球 26 家顶级国家图书馆馆藏

这两本书中,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又有普通人的生活和时代的景致。首先,书里呈现了庚子之变、辛亥革命、一战、五四运动等历史大事件,极富现场感。比如,1901 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慈禧踏上回銮的旅程。3000 辆行李车结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从西安出发,历时三个月,于 1902 年 1 月 8 日抵达京郊马家堡车站,两宫再乘舆经永定门入正阳门还宫。两宫回銮的护卫工作概由袁世凯的武卫左军总统官姜桂题带队执行。照片的下半部分是前呼后拥的慈禧的车队,而上半部分是零散地跪迎的百姓,当时正值隆冬季节,他们无法随意走动,只能跪在冰冷的冰面上。

本书还为读者呈现了大时代下具体而微的个人,他们可能无名无姓,但却是百年之前亿万中国人的缩影。

奥利弗 • 赫姆是大清邮局的一名雇员,他在中国游历的时候拍下了一对行进在燕山古道的老夫妻。老太太坐在驴背上,老先生牵着向前走,两人脸上都洋溢着憨厚而幸福的笑容。这只是路上的一次偶遇,摄影师当然没有问两位老者的名字,然而他们亲切的笑容,却让人不觉想起自己的爷爷和奶奶。正是因为这些照片的存在,我们才能想象我们的遥远的父辈——那些留在时间里的普通人。

这些留在时光中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都大都湮没无闻了,然而他们留在老照片中的表情,他们的喜怒哀乐,却在百年之后,依然能震撼我们的心灵。翻开这部 20 世纪中国人的说明书吧,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轨迹将在你面前徐徐展开。这些历史,可能只是那些大历史中的小细节,但这些陌生的小细节构成了百年中国戏剧化的历史,是历史最真实、最有血有肉的注脚。

纸页上的历史纪录片

如书名所言,全书由珍贵照片导引,借由从全球 18 家博物馆、图书馆收藏来的珍贵图片,呈现出既熟悉又新鲜的中国。是回忆,也是启迪;是老照片,也是新发现。其中,既有讲述历史脉络的长文,更有大量的主题呈现,别具匠心的编排之中,使得读者很容易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最早来远东旅行的外国人,是苏格兰摄影家约翰 • 汤姆森。他用古旧而时尚的摄影术记录远东各地人文风俗和自然景观的人,这个冒险家曾在 1867 年移居香港,开始他摄影生涯中至关重要的几年。他的纪实主义风格为我们留下了长辫的中国以及北京的轿夫。

这些外国人手中的相机,真实地刺穿了中国的幻像,但也保留了中国的元气,至少,我们看到了我们应当了解的历史。当 " 历史可以观看 " 的时候,我们发现图片远比文字更加真实,当文字成为一家之言的时候,那些陈旧的图片的表面至少还保留着 1910 年我们无法描述并看清楚的小脚,靠在北京的旧城墙边上发呆的艺人。

本书按年排序,正文讲述本年度发生的大事要事,带读者走进风云变幻的中国历史现场,图片展现本年度的政治人物、自然人文景观和普通人的生活。图片珍贵而精彩,史料价值与审美价值兼具,值得反复观看;图注详尽,带你认真读懂每一张图片背后的故事。在 MOOK 风格的编排下,遥远的而陌生的历史,二十世纪初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穿过百年的光阴,呈现在现代人眼前。师永刚不讳言,他更想通过这个系列,吸引那些并不了解祖国历史的年轻人,用贴近他们的语言、可以启迪他们的方式,讲述中国近代百年的故事。

本系列书有着宏大的目标,用编年体的写法,十年结成一部书,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部截然不同而引人入胜的著作。书中的照片都有图注,文字自有脉络,而且前后连贯,与照片相得益彰,使读者能 " 亲眼 " 见证那些只存在于史书的字里行间的历史事件:比如东北鼠疫中伍连德的身影、辛亥革命成功后洛杉矶华人游行庆祝、" 一战 " 胜利时在故宫的大阅兵、唐人街华人的生活等等。这是一部简明而便捷地了解二十世纪的 " 中国说明书 "。

《图说 20 世纪中国 1900-1909:变局》

师永刚著

生活 · 新知 · 三联书店 出品

《图说 20 世纪中国 1910-1919:觉醒》

师永刚、张泉编著

生活 · 新知 · 三联书店 出品

特约撰稿 商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