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我国首个农产品原产地电子束辐照保鲜示范中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正式投运。作为中国广核集团(简称 " 中广核 ")科技产业扶贫重大项目,将为百色周边 200 公里范围的农户提供农产品电子束辐照保鲜服务,有效延长农产品保鲜期,实现错峰销售,使农户增收。
▲中广核百色农产品电子束辐照保鲜项目厂房全景图
百色农产品电子束辐照保鲜项目总投资 1800 万元,由中广核下属中广核核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联合广西百色一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乐业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打造。项目采用低温电子束辐照保鲜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效应,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实现杀虫、杀菌、抑制发芽等效果,作为一种无害化处理手段,具有无辐射残留、处理速度快、处理范围广、处理效果好等优势,可最大限度保持农产品色、香、味等食用品质。经过近 80 年的世界性研究,电子辐照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及延长农产品货架期的加工方法。目前,全球有 60 多个国家批准了 300 多种农产品的辐照技术应用。
▲工作人员正在卸下经过电子束辐照加工后的农产品
▲农产品通过束下传输系统送入辐照室
▲技术人员在项目主控室内操作电子直线加速器运行
" 百色农产品辐照保鲜项目,可向周边 200 公里范围内的猕猴桃、芒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提供保鲜服务。这是中广核积极发挥科技、资金、人才等各方面优势,立足于百色产业发展切实需求,帮助发展有机农产品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项目托管方,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中广核技 ")党委书记、总经理胡冬明表示,电子束辐照保鲜技术可延长农产品保鲜期,减少采后损耗和营养损失。以当地特产的有机红心猕猴桃为例,辐照处理后保鲜期可由 40 天延长至 100 天。能有效拉长农产品销售期,实现错峰销售,解决采后升值和农民增收问题,有利于培养和推广特色农产品,推动特色农业稳定发展,是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
胡冬明表示,为确保项目高质量运行,中广核技坚持扶贫与扶智、扶技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选派在项目当地新吸纳的贫困户员工,安排前往公司在国内的 10 座辐照中心跟岗学习。并积极探索导师制培养模式,做好传帮带,切实提升当地贫困户员工的专业技能。通过 " 扶上马 " 后再多 " 送一程 " 的方式,为贫困地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随着该项目投运后辐照加工业务的成熟和规模扩大,后续还可提供装卸工等季节性就业岗位,为当地贫困人员的灵活就业提供更多选择。
深圳晚报记者 蔡志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