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0-30
上百场活动,30天不间断,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让江苏人更有“文艺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 " 梦圆小康 大美共赏 "!10 月 30 日晚,2020 紫金文化艺术节圆满落幕。整整 30 天,话剧、戏剧、舞剧等多种类型舞台艺术展演,上百场活动不间断轮番上演,让江苏人过足了文艺瘾。线上线下联动、惠民演出票价,让演出市场更有活力,也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来自文艺的美好与温暖,留下难忘回忆。

△昆剧《眷江城》

精彩纷呈

抗疫题材作品、" 梦圆小康 " 巡演,用文艺记录时代

" 手上是时代,脚下是传统 "。2020 年注定不平凡,一场疫情席卷全国,忧虑之外是全民抗疫的顽强与团结,文艺工作者也用自己的方式发声。

2020 年紫金文化艺术节上,最大的亮点之一莫过于众多优秀抗疫题材作品的集中亮相。话剧《因为有你》《鸽子》、昆剧《眷江城》、民乐《众志成城》《国之当康》等,通过戏曲、音乐等不同形式,将人性光辉在舞台绽放。

" 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当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作为本次艺术节新创剧目之一,昆剧《眷江城》备受认可,并荣获了 2020 紫金文化艺术节 " 优秀剧目奖 "。该剧男主角刘益朋的扮演者、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副院长施夏明说,文艺工作者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治病救人,但有责任以艺术的方式,转述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

△《村里来了花喜鹊》剧照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生活好了,更需要精神粮食来充实。《首乌花开》《村里来了花喜鹊》《胖婶当官》等 " 梦圆小康 " 主题优秀剧目基层巡演剧目,小康墨韵、小康大美、小康颂等系列书法、绘画艺术作品展,让观众透过艺术感受时代美好。

△《首乌花开》剧照

滨海县淮剧团演员崇蓉参加完闭幕式演出后,心情激动。她说,这次能把村里的故事演给全江苏观众看,非常荣幸。崇蓉告诉记者,其实淮剧《首乌花开》虽然讲的是村书记于思禾的故事,但其实剧团里人都深有体会。" 我们剧团从 3 年前开始,就坚持每个月定期走访乡村困难户,一对一扶贫。教他们养鸡、养鸭、养羊。" 她说,贴近时代、记录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锡剧《显应桥》

星光熠熠

一个动作苦练半年,中青代演员成 " 实力担当 "

施夏明、徐思佳、汤达、季春艳、张智博、崇蓉、李晓旭、周晨 …… 在 " 花开盛世—— 2020 紫金文化艺术节颁奖仪式 " 上," 优秀表演奖 " 中一场串星光熠熠的名字,正是一群热爱戏剧,与戏剧为伴的人。他们中有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张克勤,更多的是优秀中青代演员。

" 这次艺术节我们确实非常忙碌。" 从大型红色革命题材锡剧《雨花谣》到清古装锡剧《显应桥》,从 " 艺动青春 " 江苏优秀青年锡剧演员专场到新编现代戏《追梦路上》,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季春艳,在 2020 紫金文化艺术节期间参加了多项锡剧的展演活动。

80 后的她说,此次获 " 优秀表演奖 ",愈发感觉自己的担子更重了," 我们由青年慢慢成熟走向中年,团里也来了很多新进年轻同学,我们不光自己要在艺术上更加精进,在传承方面也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

△舞剧《朱自清》

对于首次亮相紫金文化艺术节的 90 后演员来说,此次与 80 后、60 后乃至 40 后的戏骨前辈们一同获奖,是一份莫大的肯定。24 岁的谢馨慧在话剧《锦江传奇 · 董竹君》中饰演中年时期的 " 董先生 ",将一个追求独立自由与光明的 " 大女主 " 演绎得荡气回肠。29 岁的周晨在舞剧《朱自清》中演绎一代文学大家朱自清一生,仅 " 背影 " 中一个递橘子的动作就练了成千上万遍,该剧不仅获得了中国舞蹈界最高奖项第十二届中国舞蹈 " 荷花奖 " 舞剧奖,而且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与认可。

坚持不懈

深入一线,反复打磨,好剧背后是戏曲人的努力

舞台上的一部好剧,是舞台后的千百次锤炼。一场艺术节,让观众看到了星光熠熠,更看到了剧团为之不懈的努力与坚守。

正如南京市话剧团副团长杨彦所说," 好的剧目都需要打磨。" 原创抗疫话剧《鸽子》自首演以来,至少修改了三次,只为反映更多老百姓面对疫情的一种态度和状态," 面对疫情,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方式鼓舞大家,同时也展现咱们南京人、江苏人面对疫情的决心和团结。"

" 舞台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涟水县淮剧团业务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殷金龙还是喜欢这句老话,为了演好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中坚守乡村、关爱留守妇女的村长 " 陆二黑 ",他去了十几个村庄采风,看看村长们的真实工作状态、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

在创排淮剧《首乌花开》时,盐城市滨海县淮剧团从最早构思,到打磨剧本,前后用了两年时间。剧本诞生更是困难重重,经历了省市县四次专家研讨,多次争执和争论,数次推翻和重来,最后差点赶不上排演。" 不过好在最后大家都坚持下来了,真的不容易。" 盐城滨海县文旅局剧目室主任、滨海县淮剧团团长赵春节说。

观众反响

家门口的文化盛宴,打开戏剧世界新大门

" 我是从小家里有戏曲氛围,爷爷喜欢京剧,奶奶喜欢黄梅戏,妈妈喜欢越剧,我喜欢昆曲。"70 后戏迷徐晓玲,既是观众又是本次艺术节的大众评委,一口气连看了 18 天剧,徐晓玲大呼过瘾。这次艺术节最让她开心的是,能在家门口享受一个月的文化大餐,不论对于资深戏迷还是普通观众,都是难得的机会。

让徐晓玲印象最深的除了几部昆剧外,各地小戏种也仿佛打开了她新世界的大门。" 比如柳琴戏《桥头村的爷们》、泗州戏《信仰》、淮海戏《孟里人家》等,在南京,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些地方剧种,没想到这些戏也很有趣,以后有机会会再看。"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徐晓玲负责社区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她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活动,并把好剧引进社区,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艺术节期间,现代快报记者也遇到了很多医护工作者,结束繁忙工作,走进剧场,让他们感受到了文艺的美好。" 我之前没有听过这种主题音乐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蔷是一名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曾在湖北省黄石市抗疫一线奋斗了 48 天。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来听音乐会非常开心,感受了文艺的魅力。

充满期待

文艺走进千万家,明年再来看好剧!

一个月近百场文艺活动,如此高密度的演出安排和惠民票价,都成为吸引观众回到剧场、观看演出的理由。上座率上限增加到 75% 仍一票难求,让国庆假期的剧院都有了过年的气氛。

荔枝大剧院目前开放的座位有 798 席,艺术节期间 6 场演出平均上座率近 9 成(上座率 75% 基础上),最火爆的一场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开票仅两天就基本售空。

" 受到了上半年疫情的影响,此前娱乐生活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市民群众都走进了剧场,热情很高。" 江苏大剧院副总经理李斯思很是感慨,这不是江苏大剧院第一次参与紫金文化艺术节,但是今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江苏省内优秀原创剧目生产的蓬勃旺盛。

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本届艺术节还创新线上线下融合传播机制,设置 " 相聚紫艺 " 共享舞台,开设多平台直播专区,将线下演出内容同步送到千家万户。" 江苏大剧院仅直播收看人数就在 800 万左右。" 李斯思说,希望未来能够借由自身的平台,把江苏省优秀的艺术生产送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2020 紫金文化艺术节的落幕,是结束也是开始。江苏省演出公司总经理,紫金大戏院、江南剧院负责人王莉表示,期待明年紫金文化艺术节,为观众带来更多好的剧目,欢迎大家再来看好剧。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 记者 宋经纬 李鸣 / 文 顾炜 牛华新 / 摄

相关标签

文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