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弘扬企业家精神,助力罗湖蝶变发展—— 2020 年罗湖区 " 企业家日 " 活动在 IBC 环球中心举行,罗湖区委书记罗育德、区长刘智勇等区领导与 100 余名来自市、区的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面对面交流,携手展望罗湖未来蝶变发展美好前景。
百余位企业家共聚一堂
为罗湖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为了营造关心、关怀、关爱企业家的社会氛围,深圳通过立法的方式,将 11 月 1 日设立为 " 深圳企业家日 "。罗湖作为深圳最早建成的中心城区,这片诞生过许多 " 中国第一 " 的沃土上,广大企业家朋友们栉风沐雨,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中,形成了一群优秀企业家群体,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推动经济繁荣、推动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罗湖,企业家们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蓬勃生机,实践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活动启动仪式上,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为大家作了 " 企业家精神与深圳 40 年发展 " 主题分享。
陈志列作为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 ",带领研祥集团不断创新,引领世界特种计算机行业发展,为深圳的科技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分享中表示 " 希望市区工商联加强联动,为罗湖发展贡献力量 "。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环节,企业家代表纷纷围绕罗湖全面振兴发展建言献策、直抒胸臆。针对企业家们提出的问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应,为企业在罗湖发展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企业家代表们纷纷表示,罗湖是传承改革基因、永葆改革精神的一方热土,未来将继续与罗湖并肩前行,主动对接罗湖发展规划、融入罗湖发展实践,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罗湖区工商联主席、深圳市物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祥发表示,罗湖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参加首次罗湖 " 企业家日 " 活动深深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企业家的尊重与厚爱。澳康达二手名车广场深耕罗湖 20 多年,成长为一家集汽车产业、城市开发运营、综合贸易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集团,这当中不仅有自身努力奋斗的原因,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也使企业能心无旁骛地奋勇拼博、做强做优。
京基集团董事长陈华表示,罗湖高质量的发展规划和未来愿景,让京基对罗湖未来的发展和潜力充满信心。京基集团将充分利用产业资源的优势,不断探寻更多元化的发展空间,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与罗湖共同成长、共谋发展、共创奇迹。
深圳市水贝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礼杭在谈到对罗湖营商环境的感受时表示,政府部门的高效和担当令人印象深刻,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赞赏。
佳宁娜集团创始人马介璋和现任副主席马鸿铭也分享了他们在罗湖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故事。他们表示,罗湖有着得天独厚的口岸经济,是很多港资、外资企业和个人进入深圳踏上的第一片土地。未来将发挥带头作用,吸引更多的港人港企落地罗湖,让罗湖成为更多 " 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 " 第一选择!
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让政府工作人员做企业的 " 自己人 "
现场,罗湖区委书记罗育德、区长刘智勇向所有关心支持罗湖发展的企业家们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区长刘智勇表示,罗湖是许多人 " 深圳梦 " 的萌发地,更是 " 春天的故事 " 开篇处,曾诞生了很多 " 中国第一 ",也曾是 " 深圳速度 " 和 " 深圳高度 " 的代表。当前,罗湖 " 一主两区三带 " 建设风头正劲,四大千亿片区全面启动,这里既有巨大的商机也有精彩的未来。罗湖将以更开放的胸怀、更务实的政策、更宽松的环境、更有力的措施,支持、鼓励企业和企业家们投资兴业、做大做强。
区委书记罗育德表示,罗湖为改革开放先行区,将始终传承改革基因、永葆改革精神,不断以鲜活的改革实践为企业提供成长壮大的土壤。罗湖正在不断深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和营商环境改革,优化升级产业扶持政策和企业服务制度,确保有保障企业落地成长的低成本优质土地空间,有延伸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发展平台,有支持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的产业政策体系,有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困难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希望广大企业家们与罗湖一起共同成长,在加快推动罗湖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
在 10 月 22 日举行的罗湖区 2020 年产业空间推介暨招商大会上,罗湖一口气拿出了 24.4 万平方米土地资源和 93.4 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盛大招商,吸引了中国建材、闻泰科技等知名企业签约,12 个落地项目总产值达到 1225 亿元。
此外,投入 7 亿元重磅推出升级版的 "1+3" 产业政策,从空间保障、资金扶持、人才引进、营商环境、研发投入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充分彰显了罗湖在推动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服务方面的坚定决心。
接下来,罗湖将坚持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走近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服务企业家,让帮企业办实事形成常态,让每一天都成为企业家的节日。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各项惠企纾困和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帮助企业减轻负担,让企业有动力、有活力、有后劲。要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不断提高企业办事的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企业服务能力和质量,让企业办事顺心、经营安心。要充分发挥政府平台作用,积极搭建好银企对接桥梁,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打造完善的资本服务体系。要围绕企业家、各层次人才、企业员工及其家人的需求,认真解决好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让罗湖的每一位企业家生活得更有优越感、幸福感,真正把罗湖当成自己的家,把罗湖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把罗湖的政府工作人员当作 " 自己人 "。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李娴 通讯员 孙燕 汤大巍 编辑 易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