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04
深晚荐书|《碎片》:埃莱娜•费兰特的文学宣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九久读书人携手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碎片》(2016)一书。这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 · 费兰特自 1991 年至 2016 年间唯一的书信、访谈合集,既是深入这位神秘作家的文学世界的珍贵指引,同时也是一份智性、清醒而坚定的文学宣言。

书名 " 碎片 "(frantumaglia)来自作者的母亲常用的那不勒斯方言词汇,指遭遇矛盾和混乱的个体体会到的痛苦,更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生活真相。" 碎片是时光的堆积,没有故事或小说中的秩序。碎片是失去带来的感觉。" 作家选择用写作释放这个词汇背后的解放力量," 要让真相在纸上浮现,甚至要达到一种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经由蜚声世界的 " 那不勒斯四部曲 ",埃莱娜 · 费兰特已成为对中国读者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莉拉和莱农的友谊、那不勒斯下等城区的所有人为了生存进行的低俗斗争,曾激发成千上万的读者反思自己的命运和经历。而自 1992 年出版处女作以来,费兰特坚持自己不在场(而非缺席)的姿态,拒绝成为媒体的同谋,尽可能让作品走上自己的道路。她在书中有些激烈地宣布,媒体想用 " 一张面孔 " 来填补作家的不在场空缺产生的不安,而她更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来填补这个空白。

阅读《碎片》也是一种 " 界限消失 " 的体验,我们跟随作家冷静又充满热度的自我剖析,抵达她最根本的文学立场:每个人都是一堆碎片的临时组合,而 " 最廉价的黏合剂就是刻板印象 "。《碎片》能帮助我们深入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莉拉 " 界限消失 " 背后激进的涵义,更听到作家对小说的价值、写作的反抗意义等的犀利看法。

一本陪伴着其他书的书

按照费兰特自己的形容,写作就像搅动还未愈合的伤口,或者更血腥的意象是 " 杀鳗鱼 ",作家的任务是要呈现 " 没有被驯服的真相 ",而作家对小说的要求也有惊人的严苛:小说不应该是媒体报道的刻板印象的叠加,不是一份宣传册、一项人类学研究,或仅仅在传达一个政党的姿态—— " 一部好的小说,我希望它能告诉我无法从其他途径得知的事情,它的讲述语言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我能听到小说做出的推断。"

《碎片》中的 42 篇文字,可以视作费兰特通过不在场的对话者(无论是导演、书商还是记者)——所有访谈均以书信方式完成——对自己的文学生涯进行的一次冷静、耐心的内在审视。" 深入挖掘我们的不同,要运用一些更先进的工具去挖掘 ",既是作家对女性文学的期待,也是她通过近三十年的创作树立的方法。

同样,通过散落在各章的回答也可以拼凑出一份拼凑出作家个人的思考地图:艾尔莎 · 莫兰黛、本雅明、弗洛伊德、福楼拜,塞斯佩德斯、奥尔特赛、《埃涅阿斯纪》…… 作家毫不避讳地谈及其他杰出的大脑和心灵对自己的启发,并在阅读中确立属于自己的文学任务,或需要得到廓清的文学真相。

这本书还收录了其他的 " 碎片 ",也就是作家在几十年里试图锁进抽屉、或在写作过程中毫无悔意地删去的隐秘段落——作家自我搏斗的痕迹,也是给读者的额外馈赠。用伴随费兰特的出版之路的意大利出版人桑德拉 · 欧祖拉的话来说,"《碎片》没有过多掩饰,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碎片、笔记、精确的描述,其中还包括一些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些内容放在作家写的小说旁边,可以作为一本陪伴着其他书的书。"

把母亲变成一个杠杆,揭示她们被掩盖的女性特征

母女关系是《碎片》中反复被思考的重要主题,从莫兰黛发人深省的那句:" 没有任何人,包括母亲的裁缝会想到,母亲会有一具女性的身体。" 作家从这一点出发,少见地坦诚分享自己和母亲之间那种嫉妒、伤害和渴慕并存的关系,最终通过小说将母亲 - 女儿的本质关系缝合在一起。

她看到那不勒斯的母亲,其实是所有的母亲,绝望地爱上了男性,誓死捍卫他们,而这样的姿态只会换来男性更露骨的暴力。" 做这些母亲的女儿 …… 无论是步她们后尘,还是充满敌意地排斥她们,都很艰难。要逃离那不勒斯,也是为了逃离这种母亲。只有在逃离之后,才能清楚看到女人的悲苦,感觉到这个男性城市对于女性的挤压,会为自己抛弃母亲感到懊悔,会学会爱她们,让她们变成一个杠杆,来揭示她们被掩盖的女性特征,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对女性智慧的浪费

费兰特对女性主义思想、文学的回应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段落之一。她充分地说明 " 男性对女性想象力的殖民 " 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儿,也承认自己在阅读和自我认知上走过的弯路。" 如果没有女性主义思想的话,我到现在只会是一个有文化的小姑娘,沉浸在男性主义文化和亚文化里,自以为可以独立思考。"

她通过笔下的各种女主人公的形象来说明,女性在不安、崩溃和混乱的状况下,进行书写,需要 " 一个有计划的反抗 ",她应该去讲述那些 " 我们自己也无法理解的事情 ",同时她需要坦诚地对自己采取一种全新的 " 监控 ",这种现代的自我监控通向的是清醒,对身体延伸的把握,以及生命力的持续扩张。

所有人的生活都带有罪过

" 莉拉更底层,更发自肺腑 "。在本书 " Ⅲ书信 " 部分,作家详细地解释了 " 那不勒斯四部曲 " 的创作初衷。而掌握了必要的学习工具的莱农,和 " 更激烈、更彻底地参与这个世界 " 的莉拉,也成了作家用来揭示我们所处的时代境况、反思知识的局限和可能的杠杆。" 讲述者埃莱娜,她认为不断学习和掌握文化,是个人摆脱贫穷和无知的方式,她的路子非常成功。但要产生一种深刻的变化,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整体性的变化。" 可以说,埃莱娜 · 费兰特通过自己的小说和《碎片》,鼓励读者用一种未完成的、永远革新的姿态去面对我们继承的政治和文化遗产。

《碎片》

(意大利)埃莱娜 · 费兰特 著

九久读书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年 11 月

特约撰稿 九九

相关标签

文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