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从上学到就业,从养老到安居 …… 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先后落地,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11 月 5 日,南京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晒出了 " 十三五 " 期间,南京在民生保障方面的 " 成绩单 "。
【教育】
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连续五年位列设区市榜首
" 全市现有高中 57 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 586 所,幼儿园 1010 所,‘十三五’期间新开办高中 8 所,中小学 106 所,幼儿园 271 所,本年底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 发布会上,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首先介绍了南京市 " 十三五 " 教育发展情况。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3 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6 年以上,教育发展指数在全国、全省居领先水平。在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中南京连续五年在设区市中位列第一。
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不断放大。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 99.5% 以上,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 85% 以上。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市 98. 38% 学校达省定标准。推进全市普通高中布局优化,实施 5 所市属高中外扩工程。出台文件鼓励推动优质资源向新区、郊区、保障房片区辐射,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 98.6%,义务教育由 " 基本均衡 " 迈向 " 优质均衡 "。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继续推行公办热点义务教育学校空余学位电脑派位。深入进均重分班工作,禁止分设重点班和快慢班,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 十三五 " 期间,每年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随迁子女入学 2 万余人。
教育惠民取得新成效。全市小学 " 弹性离校 " 实现城乡、学校、年级全覆盖,市、区两级财政四年共安排专项资金超过 1.5 亿元。同时推进精准帮扶,每年有 5 万多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政府免费和国家助学金补助。
【就业】
引力不断增加," 宁聚计划 " 吸引超百万大学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南京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冰介绍,五年来,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 139 万人,较 " 十二五 " 时期增加 30 余万人,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 2% 以下低位运行。2017 年、2019 年南京市被省政府表彰为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
年轻人是推动南京 " 创新名城 " 建设的 " 新鲜血液 "。为吸引青年大学生来宁就业创业,南京多措并举,创新实施了青年大学生 " 宁聚计划 "" 宁聚新十条 "、战疫情促就业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等。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 宁聚计划 " 实施以来,南京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实现高位连增,2018、2019 年分别达 34.15 万人、39.13 万人,截至 2020 年 9 月底,累计新增超过百万人。
" 十三五 " 时期,南京人社致力于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开发 " 南京市全民参保登记电子地图 ",实现对参保登记人员的全员管理、动态管理、精确管理。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始终保持在 98% 以上。
五年来,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达到 3188 元,较 " 十二五 " 末增加 529 元,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达到 470 元 / 月,较 " 十二五 " 末增加 160 元;失业保险金最高发放标准由 " 十二五 " 末的 1630 元 / 月提高至 2020 元 / 月,增幅达 24%,最低发放标准由 " 十二五 " 末的 858 元 / 月提高至 1417.5 元 / 月,增幅达 65%;工伤保险定期待遇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保障待遇的同时,南京持续实施社会保险减免缓政策,为企业降成本增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今年,为缓解新冠疫情对企业复工复产带来的巨大影响,南京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减免政策,预计全年累计为企业减负 205 亿元。
【养老】
《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让 156.8 万人老人老有所养
南京比全国提前 10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 60 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 156.8 万人,占户籍人口的 22.1%,养老服务需求巨大。
如何让南京老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蒋蕴翔在会上介绍了 " 南京养老模式 "。
在南京,养老服务供给大幅提升。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今年 7 月,《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省会城市和省内城市第一部综合养老法规。在财政资金投入方面,南京不断加码。市级财政将养老作为重点民生工作,建立服务、运营、建设、人才等养老系列补贴,2020 年投入资金达 3.35 亿元。
养老服务人群适度 " 普惠 "。服务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南京已建成社区老年人助餐点 1240 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102 个、养老机构 275 个,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 313.3%(300 个)、500%(17 个)、15.1%(239 个),养老 " 十五分钟步行圈 " 初步形成。服务保障人群逐步拓展。南京向全市 24 万高龄老人每月提供不少于 2 小时免费照护服务,年发放 " 尊老金 "1.4 亿元;向 2000 多户居家重度失能老人家庭提供 " 喘息服务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全市养老从补缺型社会福利,向普惠型民生服务发展。
选择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在南京养老服务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全市具备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占比达 85%,护理型床位占比达 80%,建成具备医疗、养老双资质的社区居家综合护理中心 124 个,覆盖全市 60% 街镇。同时,建立市、区、街镇、社区四级 " 养老顾问 " 体系,近 2000 名专业养老顾问通过 " 坐诊 "" 巡诊 ",免费提供养老政策咨询、量身定制养老方案等。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市级养老服务 " 时间银行 " 建设,目前注册运营服务点达 1190 个,申请注册志愿者 28604 人,老年人注册量突破 2 万人,完成有效订单 3.5 万多个,累计存储时间近 1.9 万小时。
【安居】
南京累计整治老旧小区 1282 个
老旧小区整治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事情,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着广大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南京市房产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兰文平介绍,2016 年以来,南京市着力解决全市 2000 年以前建成的,936 个、建筑面积 1685 万平方米非商品房老旧小区的突出问题。
按照 " 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全面完成 " 的工作要求,全力加速推进。截至目前,累计整治老旧小区 1282 个,建筑面积 3425 万平方米,房屋 11266 幢,受益群众 39 万户,已超额完成 " 十三五 " 老旧小区整治任务。其中,主城六区累计整治老旧小区 978 个,建筑面积 2208 万平方米,房屋 6873 幢,受益群众 28 万户;新六区累计整治老旧小区 304 个,建筑面积 1216 万平方米,房屋 4393 幢,受益群众 11 万户。2020 年,主城六区计划整治老旧小区 68 个,建筑面积 216 万平方米,房屋 779 幢,涉及居民 3 万户。
" 增梯 " 也是老百姓们关注的事情,据了解,截至目前,南京累计 2517 部电梯签订书面协议,1519 部已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在建 127 部,完工 1026 部。
兰文平表示,下一步,市房产局将结合 " 六美 " 南京的近期目标,高水平、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为 " 创新名城 " 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