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06
深晚报道|“博物少年”走进望野博物馆,通过文物认识灿烂辉煌的中国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31 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深圳晚报社联合深圳市博物馆协会承办的 " 博物少年 " 走进松山湖望野博物馆。同学们徜徉文物世界,在文物中领略灿烂夺目的中国历史。

▲学生们参观博物馆。

文物是我们认识和传承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以 " 斯文在兹——文物里的中国史 " 为主题,从最早的 " 中国 " 出发,带领同学们一路驰骋,在文物世界里,通过一件件器物,详细解读它们身上的文化密码,加深了大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何尊是中国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因铭文中有 " 中国 " 一词,成为至今发现的最早出现 " 中国 " 的文字记录,从而成为国宝级文物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文化记忆。阎焰以何尊开篇,通过具体实物载体,让同学们形象地认识到 " 中国 " 的来源,建立起文物与文化的联系。他通过地图展示,带领大家在地图上认识地大物博的中华大地,从文化地理学角度解读我们生活的土地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除了讲解基本的地理文化知识之外,阎焰还以自己亲身学习经历为例,教导同学们要学会读图识图,通过地图来认识世界和中国,用地图来帮助自己学习,指导日常生活。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 博物少年 " 们跟随阎焰的讲解,用好奇心打开更大的世界。从何尊到其他青铜器,再到瓷器、书画等各类文物,同学们通过一件件文物身上的故事,串联起别样的中国史,打开了一个通往中国历史的大门。通过此次活动,文物不仅将历史知识传达给同学们,也打开了他们探究中国历史的新路径,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深圳晚报记者 王博

相关标签

博物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