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采写了国际疫情冲击下留学生 面面观的系列报道。
10 月 26 日凌晨,我拨通了采访对象温娜的电话,我们之间跨越了 7 个时区,直线距离超过 9500 公里。电话里她语气欢快,让人全然想象不出此时她所在的法国,正经受着日增 4 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煎熬。与万千知难而行的留学生一样,温娜今年 6 月选择如期赴法留学。只身海外的他们,仿佛一座座失去保护的 " 孤岛 ",在疫情前独自承担着一切。系列报道《国际疫情冲击下留学生面面观》,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如果说 " 共情 " 使记者对受访者的经历 " 感同身受 ",那么原本今年也曾有留学计划的我,与受访者间便有着天然的 " 桥梁 "。" 临行前父亲给我发了一条短信——重要的事说三遍,平安,平安,平安。" 另一位受访者饶倩描述着临行前家人的送别。我想我能理解彼时她复杂的心情,因为今年年初父亲也曾对我说过类似的话。与坚持留学的他们不同,权衡之下我选择了工作,也因此更加理解和敬佩他们。
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裹挟着孤独的恐惧、被抢购一空的超市和攀升的确诊病例另一面,是留学生们毅然选择坚守的勇气,是海外互相 " 搀扶 " 的同胞,是来自社会和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支持。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他们,与我们不分彼此,已然连成一片,成为彼此的臂膀。
温娜说:" 我相信疫情终将会过去,一切都会重归于常。" 对此我深信不疑。
深圳晚报记者 方舟 摄影 陆颖 何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