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张然)11 月 9 日是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女士的忌日,当天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张纯如铜像前举行了缅怀仪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向纪念馆捐赠了张纯如 1995 年在南京拍摄的影像资料。

△张纯如缅怀仪式
张纯如的铜像被鲜花围绕,其中有代表她英文名 Iris 的鸢尾花。纪念馆工作人员向张纯如铜像献了鲜花。
张纯如 1997 年出版《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蝉联《纽约时报》最畅销排行榜榜首长达三个多月,使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得到西方社会的关注。书的英文原稿由她的母亲张盈盈,在 2005 年捐赠给了纪念馆。
在当天的仪式上,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向纪念馆捐赠了张纯如 1995 年在南京拍摄的影像资料。

△吴先斌捐赠
据吴先斌介绍,此次捐赠的 5 盘影像资料是张纯如 1995 年在南京寻访期间拍摄的,"5 盒录像带共 10 多个小时,拍摄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包括唐顺山、夏淑琴、潘开明、陈德贵、侯占清、李秀英等9人。录像带详细记录了拍摄人物和时间。 "
1995 年 7 月,27 岁的张纯如只身一人从美国来到南京,探寻历史真相,实地采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她在 20 多天里进行了马不停蹄地寻访,亲手拍摄了 5 盒录像带。张纯如对待历史的态度严谨,当年的有关场地她都要一一探访。采访夏淑琴后,她专门到屠杀旧址中华门东新路 5 号进行了寻访,尽管周围的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张纯如仍然进行了详细的拍摄。在采访幸存者时,她的问题非常细致,常常具体到当时的天气,以及街道形状等。
回到美国后,张纯如将录像带中的素材写入《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作为首部全面记录当年侵华日军血洗南京城暴行的英文纪实性著作,该书于 1997 年出版,引起了西方世界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普遍关注。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表示," 张纯如所拍摄的录像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证。"
据了解,目前 5 盒珍贵的录像带原件仍由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收藏并陈列展出。同时,该馆还藏有张纯如亲笔签名的英文版《南京浩劫:遗忘的大屠杀》,落款时间为 1998 年 10 月 17 日。由张纯如父母捐赠的张纯如生前使用的眼镜、名片及挎包,也一直珍藏在馆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