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11
深晚报道|如何培养丰富而纯真的人? 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校长李隼博士登上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开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的重要性贯穿古今。然而,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使得育人的内涵日益丰富。在新时代下,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及怎样培养人成为至关重要的话题。

11 月 7 日下午,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校长、博士李隼应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科联联合邀请,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回答了新时代下教育的发展走向与时代关切,从深圳教育一线的视角,为市民带来了一场题为《培养丰富而纯真的人》的精彩讲座。

在整场讲座中,李隼主要围绕教育理念、办学思路、办学实践三方面展开。以丰富的教育思想为基础,梳理了 " 丰富纯真 " 教育理念的理论依据;以独特的教育理念为引领,诠释了 " 固本创新,丰富纯真 " 的办学思路;以完整的办学思路为导向,分享了办学实践的深刻思考,深入浅出地展现出他对于育人本质的深度解读以及对教育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

李隼认为,办学进程中不能忘却教育本质与教育理念,要紧紧围绕 " 人 " 去做丰富的教育、做纯真的教育。

何谓丰富与纯真?丰富诠释着教育的多样性,纯真夯实着教育的价值基础,两者辩证统一,教育目的均在于培养应对未来挑战、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人,最终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所谓纯真的教育就是本真的教育,纯真教育抓住本真即尊重教育规律,坚守纯真价值基础即固守纯真的童年、人生和社会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高度一致;纯真的教育包含简单的纯真与丰富的纯真。纯真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的价值目标,是丰富关键能力的价值基础。

所谓丰富的教育,包含两个主体的丰富,一是教育者的丰富,即保持教育手段的丰富性,德学兼备,做一个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教师;二是受教育者的丰富,从现实层面与未来层面保持教育的延展性与开放性,培养应对现在与未来的关键能力。丰富的关键能力,是教育的实践目标,体现为拥有应对未来挑战、幸福生活的能力。

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受此驱使和推动,个人的成长过程就容易被社会感性欲望所吸引,在坚持纯真的道路上就有可能出现动摇甚至背反,因此,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们需要坚守纯真的教育,教育应帮助受教育者留住美好的东西,以保护儿童本性的纯真;在步入社会后不被纷繁复杂的世界所干扰,依然坚守纯真价值,最终实现简单纯真向丰富纯真的超越。

李隼的精彩分享彰显了独特的教育理念与丰实的教育成效,展现了从善贵和的教育情怀与富有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更显现出他对育人规律的积极探索与精准把握。

李隼的精彩分享赢得了在场嘉宾、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互动环节中,到场的两位嘉宾分别提出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困惑,李隼与之共同交流、深入探讨,给出了满意答案。

据悉,李隼丰富纯真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思路如潺潺溪水一般在校园中缓缓流淌,渗透于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的各项教学实践之中。

两年多来,他精心治校,用思想办学,以文化育人,努力办一所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他始终坚信,唯有心怀教育梦想,方能采撷一路芬芳。教学之法,本于人性。他有句话很经典:" 每朵花儿都有其独特的花期,我们应用爱去滋养与培育,耐心守候,共护花开。"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通讯员 史淼 张柏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