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早已搬走
公交站名却没变
车站与真实地名距离太远
不同站点却有相同名称
……
连日来
禧宝走访时发现
锡城的个别公交站名
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那些不合理的公交站名
▶现象一:名不副实◀
市民朱先生每天要乘坐 128 路公交到大通路(立信校区)站,他认为这个站名不合理。" 立信校区已搬迁至藕塘职教园,原立信校区改为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 对于熟悉当地情况的本地市民也可能无影响,但一些外地乘客就容易坐错车。
同样 " 名不副实 " 的还有 26 路、83 路途经的 " 无锡艺校站 ",几年前无锡艺校已搬迁至藕塘职教园,原有站名对乘客会产生误导。
▶现象二:让人 " 烧脑 " ◀
不少市民反映,锡城最让人 " 烧脑 " 的公交站名要数火车站。目前,火车站公交站名存在火车站、汽车站、中央车站等 " 一站多名 " 问题,让不少本地市民也觉得犯迷糊。
" 无锡火车站有北广场和南广场,南广场又分东广场和西广场,到火车站的公交线路有数十条,像 626 路、83 路等线路公交车头只标明 " 火车站 ",究竟是到南广场还是北广场?是到南广场的东广场还是西广场?" 市民李文深建议火车站的公交站名以 "× 广场 + 路名 " 的形式命名,更加精准化。
▶现象三:一名多站◀
走访中还发现,还有一些 " 糊涂 " 的公交站名常常让人 " 懵圈 ",比如两个站点虽然都叫一个名字,但相距甚远。
此前贡湖大道有个东绛站,锡南路上也有东绛站,但两地相差数公里,乘错车要走不少冤枉路。经反映,无锡公交集团已将两个站名分别更名为东绛站(贡湖大道)和东绛站(锡南路)。
公交站点该如何命名?
无锡地名研究会专家郁有满建议,公交站命名有 4 个重要原则:
一、要遵循地域历史文化,尽量用老地名,有些站名背后可能有一段历史故事,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变迁。
二、公交站名的命名应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不能 " 闭门命名 ",自己说了算。
三、尽量不要以单位名来命名,随着城市的变化,一些单位出现更名或搬迁,如果公交站名不跟着改,市民可能会坐错车,如果跟着改名,这种频繁变换同样不合理。
四、公交站名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尤其是在道路交叉口,一定要细化具体位置,这样便于百姓认识,尤其是方便外地市民乘车出行。
首次大范围开展站名优化
据统计,目前市区共有 4000 多个公交站台,80% 的站名以路名命名,其次是特色景区、重要建筑物。
无锡公交集团场站建设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现有部分公交站名不合理,同时为了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提升无锡文化软实力,近期无锡公交集团首次大范围面向公众开展公交站台命名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重点就市政府、火车站等标志性建筑、著名景点、人文景观等地理实体周边的公交站点命名广泛征求市民建议。
目前,无锡公交集团正在对市民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整理和汇总,并邀请专业人员评议,对合理的公交站名将予以采纳和落实。
下一步,无锡公交集团还将开展 " 公交站台文化 "" 公交特色服务 " 等系列配套活动,全力升级公交站台文化体系,优化市民出行体验感。
报业集团无锡观察融媒中心诚意出品
无锡观察内容部编发
来源:无锡观察 江南晚报
无锡日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蔡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