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7 月开站至今,罗湖区莲塘街道富临健康驿站已经接待了 4000 多名住客。驿站工作人员对入住客人亲切的问候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住客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百多个日夜的坚持和付出,人文关怀已成为了富临健康驿站响当当的名片,声名远扬,甚至在香港也收获了一波 " 忠实粉丝 "。
32 人的特殊关爱群 让易敏体质的女士不再敏感
某日下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富临健康驿站的宁静。" 我现在全身过敏,无法正常呼吸了!我的房间要通风,你们马上派人来给我开窗!" 这是刚刚入住的刘女士。
工作人员向其解释,在核酸检测结果明确前,工作人员无法进入房间,但情绪激动的刘女士听不进解释,还提出要查看隔离政策红头文件的要求。
刘女士是中国香港人,这次回内地是为到家乡探亲。得知情况后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刘女士,给予了她最大的耐心,并找来和她同乡的工作人员,通过用家乡话和她闲话家常的方式,拉近与她的距离,逐渐平复她的情绪。随后,在心理组和人文组的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刘女士同意搬进新的房间。
第二天上午,刘女士对新房间再次提出异议,她又过敏了。尽管刘女士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已经可以进入客房的工作人员们依旧没办法帮刘女士解决这项难题,因为找不到她的过敏源。
如果无法处理过敏源,还有其他办法解决住客过敏问题吗?富临健康驿站的工作人员想到了新办法,他们协调驿站内三位一体小组陪同刘女士到医院接受医生检查和治疗,终于通过服用抗过敏药解决了这个难题。
为了缓解刘女士的焦虑情绪,帮助她克服因为过敏带来的不适,人文组工作人员协调驿站其他部门,为刘女士量身定制了一个特殊关爱微信群,群里有 32 人,包括人文组、安保组、酒店客房组、餐饮组等各组工作人员,大家 24 小时在线贴心陪伴刘女士,从不同角度陪她聊天解闷,和她讨论她感兴趣的话题,为她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在大家的悉心陪伴下,刘女士感受到了驿站的温暖,不仅再也没有闹过情绪,还和工作人员成为了朋友,有任何问题都愿意和工作人员坦诚沟通,直至顺利出站。
养生又保健 香港太平绅士提前预约再叹 " 悠长的假期 "
在富临健康驿站接受医学观察的香港籍人士不少,其中还有一位是香港太平绅士协会的副会长刘先生。刘先生对富临健康驿站的防控工作非常认可,后来还在香港《星岛日报》上刊发了关于集中医学观察经历的文章,文中他对在内地配合防疫的亲身体会做了细致和正面的介绍,对内地的防疫政策高度赞扬,从而令更多香港同胞对内地的集中医学观察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 测试程序完成后,就有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带我到酒店房间,每次乘升降机都只是一名酒店住客及一名工作人员,安全保障十足。"" 我向医护人员提及,自己也不习惯,睡不着。其后就不断有医护人员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否需要安眠药 ...... 让我发觉内地防疫真是滴水不漏,一方面防疫,一方面也照顾我们的情绪,考虑得非常周到。" 刘先生在报道中这么写道,他表示,在驿站居住的这 14 天以来,他的心情一直很愉悦。由于对养生保健的相同兴趣,他与人文组组长邹红梅一见如故,常常一起讨论养生知识,他还每天都按照邹红梅教他的拉筋方法锻炼身体。一来一往的互动交流,刘先生不仅早已缓解了他初来乍到的焦虑和不适,甚至享受起这个 " 悠长的假期 "。
近期,刘先生因公干回到内地,他提前 3 天就与人文组工作人员联系,确保入境时能再次入住富临健康驿站。
24 小时看护 陪伴丧母住客度过伤心时段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但面对至亲离世,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家住香港的彭女士接到家乡母亲去世的噩耗,急忙赶回内地,但依旧赶不上见母亲火化前最后一面。
伤心欲绝的彭女士整夜难眠,茶饭不思,甚至有了过激行为的念头。驿站内心理组的精神科医生、咨询师以及人文组的工作人员纷纷劝慰她,并请康宁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由于彭女士早年丧偶、没有子女,如今又有重大应激事件,专家诊断彭女士处于抑郁焦虑状态,自伤自杀风险较高。
面对彭女士特殊的情况,驿站迅速启动应急工作预案,一方面劝说彭女士进食,另一方面继续开导、劝慰彭女士,陪伴她度过最艰难的伤心时段。
在人文组工作人员耐心地面谈沟通 4 小时后,彭女士逐渐接受了母亲已故的事实,情绪恢复平静,也恢复正常饮食。
为了防止彭女士有过激行为,驿站工作人员多方权衡后,与彭女士及彭女士的家属协商沟通,决定采取特殊措施,始终保持彭女士的房门半掩,不紧闭,同时让安保工作人员 24 小时在门外陪护,时刻关注彭女士的情况。
这样 24 小时的陪护一直持续了 3 天,直到确保彭女士情绪不再激动,并得到彭女士家属许可与承诺书后,驿站才申请降低了彭女士的风险评估同时解除 24 小时陪护。
观察期满后,刘女士健康地离开了。
是的,她不是第一个被驿站温暖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截至 11 月 18 日,富临健康驿站累计出站 4551 人,他们大多会自发地留下写满感谢话语的便利贴,也有的住客会自制暖心小礼物回报工作人员,光是锦旗就收到了 11 面,但工作人员们都说," 对我们最好的感谢就是住客们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地回家。"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李娴 编辑 易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