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钢结构顺利封顶。孙佳鑫 摄
近日,随着最后一根桁架钢梁缓缓起吊、精准拼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钢结构工程实现全面封顶,为卫星厅及其配套工程的顺利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计划明年投入使用。卫星厅启用后将对提升机场服务保障供给能力,增强机场在 " 双区 " 建设和民航高质量发展中的硬实力、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于 2018 年 12 月正式开工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总建筑面积约 23.9 万平方米,由中央、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指廊组成,平面投影呈 "X" 型。卫星厅分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设有 42 个固定端登机桥。根据规划,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将于 2021 年建成投用,通过捷运系统与现在的 T3 航站楼相互连接,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空地资源,更好支撑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卫星厅的钢结构由下部劲型钢柱、屋盖及登机桥等组成,总用钢量约 2.3 万吨,相当于半个 T3 航站楼的用钢量。其中,屋盖最大跨度达到 90 米,屋盖钢结构约 1.1 万吨,投影面积约 7.6 万平方米,相当于 10 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给卫星厅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联合各参建单位,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市实现复工复产。在施工高峰期,卫星厅西南、西北等五大区域同时施工,5 辆大型履带吊车、60 余辆汽车吊车、1000 余名建筑劳务人员投入建设,有效保障了卫星厅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最终于近期顺利实现钢结构封顶。
卫星厅钢结构施工中,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在国内机场中率先应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管理,通过可视化建筑模型统筹整体施工方案,确保各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施工设备,实时监控施工进度,为卫星厅项目又好又快施工夯实基础。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通讯员 叶丹 邹金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