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2 日上午,第二十一届深圳读书月罗湖区 " 对白 • 流年 " 都市讲坛第三季开讲,罗湖区图书馆渔邨社区悠 • 图书馆迎来了著名诗人,翻译家柳向阳。
该活动由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体育局主办,罗湖区图书馆承办、渔邨社区党委协办。
" 对白 " 是精神和心灵交流的言语行动,而罗图都市讲坛将对白的完整定义扩展至 " 对彼此说 "" 对自己说 "" 对读者说 " 三个维度的立体交流方式。
作为罗湖区读书月的品牌活动,自 2018 年举办以来,讲坛坚持以人文精神和智慧思想引导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在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之间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受到了广大市民读者的一致好评。
2020 年 10 月 8 日,瑞典学院将 2020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美国诗人露易丝 · 格丽克(Louise Glück)。露易丝 · 格丽克其人是谁?她为什么能够获得诺奖?
在本次讲坛中,露易丝 · 格丽克作品中文版译者柳向阳和高级编辑、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以及到场的作家、诗人代表展开了一场丰富深入的文学对谈。
柳向阳分享了他与格丽克的渊源,认为早慧和不凡的经历让格丽克的诗歌有了一种超人的感受力。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格丽克让身为晚辈的译者也获得了很多人生感悟。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露易丝 · 格丽克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但在美国,她是当今诗坛耀眼群星中夺目的一颗,也是狄金森、摩尔、毕肖普之后,当下最杰出的美国女诗人。" 因为她毋庸置疑的诗意之声,以朴素之美让个体性的生存具有普世意义。" 是诺贝尔文学奖给她的获奖理由。
柳向阳说,在接触格丽克作品的过程中,最深切的感受是她的诗歌写作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也有许多让人颇费思量的地方。格丽克是一位值得多角度阅读的诗人,包括她很少被提及的诗随笔,也是理解她的诗歌的一把钥匙。
柳向阳认为,与美国其他诗人相比,格丽克最大的特点是对古希腊文化的重视。同时,格丽克突破了男性划定的表达范式,发出属于女性自我的声音,在精准、细腻、陌生化的诗歌写作中,她写出女性丰富的生命体验,并试图将现代诗歌与古典神学相结合,从而使诗歌的主旨更加深邃宽广。
朗诵嘉宾刘晶也表示,在诵读格丽克的诗歌时,深切地感受到了其中的 " 肃穆之美 " 和 " 自我治愈的力量 "。
短短一个半小时,在读者与作家们零距离的交流中,在聆听到作家们思维碰撞灵感肆意的酣畅对谈中转瞬即逝。讲坛的最后,现场观众意犹未尽,掌声雷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张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