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公宣 见习记者 陈子秋 记者 顾元森)在南京中和桥小区旁巷子里的一排小门店中,藏着一家 " 中医名馆 " ——康兴益中医诊所。店面虽小,却挂着 " 中国皮肤病产学研双创示范基地 "" 江苏省知名品牌中医馆 " 等各类头衔。11 月 6 日、7 日,南京警方相继捣毁 " 医托 " 团伙 6 个,抓获违法嫌疑人 30 名。至此,一个诊所勾结 " 医托 " 欺骗患者高价看病买药的犯罪链条被斩断。
△涉案诊所药房 警方供图
套近乎、装病患," 医托 " 医院附近伺机搭讪
今年 6 月 3 日,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接到市民反映:有人以 " 治病有疗效 " 为由,将前往正规医院看病的外地人带到小诊所。对此,地铁公安分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专业力量进行分析,并开展实地走访、侦查,发现多个隐藏于市内的 " 医托 " 团伙和数十名嫌疑人员。" 医托 " 们基本上是湖南某地老乡,隐藏在他们背后的,便是位于中和桥路小巷里的 " 康兴益中医诊所 "。
" 医托 " 们三五成群,大多在知名三甲医院门口徘徊,各自伺机寻找目标进行搭讪。他们一般是在挂号人群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的外地来宁患者,上前搭讪,一旦取得对方信任,便谎称 " 也得过这类疾病,但医院没用,我是在一家中医诊所治好的 ",顺势将 " 康兴益中医诊所 " 推荐给患者。如果患者决定前往,为不让患者中途反悔,会有另一名 " 医托 " 接应,进行攀谈,表示要一同前去。途中," 医托 " 还会察言观色,一旦觉察出患者的不信任,便会将 " 戏 " 演足,到达诊所后依旧扮演病患,进行挂号、问诊、开药、交费,直至患者付钱后离开。
警方全链条打击,捣毁 6 个 " 医托 " 团伙
经过 4 个多月的侦查,专案组基本查清了 " 医托 " 诈骗团伙的基本情况,并组成 12 个办案小组,于 11 月 6 日、7 日集中抓捕。
11 月 6 日上午 10 点左右,一对老夫妇在 " 医托 " 徐某的带领下,走进 " 康兴益中医诊所 ",20 分钟后从诊所里出来,手里拎着刚开好的一大包药品。警方迅速出击,现场抓获黄某某等违法犯罪嫌疑人 8 名。随后,部署在全市其余点位的警方陆续展开抓捕,共捣毁全市几家大医院附近的 6 个 " 医托 " 团伙。从 " 医托 " 到小诊所,此次全链条打击行动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 30 名,现场查获廉价中药材 400 余斤、处方结算单数千张、作案用手机 20 余部以及各类伪造证书、奖杯、奖牌等 40 余件。
经初步统计,该案受害人千余人,来自全国各地,涉案总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虚假包装,树立权威形象骗取信任
当民警在网络上搜索 " 康兴益中医诊所 " 时," 中国皮肤病产学研双创示范基地 "" 江苏省知名品牌中医馆 " 等头衔出现在该诊所官网的简介中,并显示 " 院长 " 黄某某有专治白癜风、牛皮癣等病的 3 项 " 专利 "。一进诊所,一个 " 大医精诚 " 的牌匾便映入眼帘;连接挂号大厅和候诊区的过道处还挂着 " 生命高于一切,疗效重于泰山 " 的对联;问诊室内的办公桌上、墙上、书柜里则放着数十份奖章、奖状、奖杯、奖牌和锦旗,殊不知这一切皆是骗局。
经民警查询,黄某某所称自己获得的 3 项专利均未被核准通过;网上播放的时长近 8 分钟的专访片里,出现了 " 牛皮鲜 " 等多处错别字,片中堪称 " 神医 " 的黄某某除了介绍用大黄擦洗治疗白癜风外,并未提及任何和中医诊疗有实际关联的内容,通篇都是 " 医者 "" 匠心仁术 " 等词汇的堆砌,还声称牛皮癣、银屑病等能够百分百治愈,原因是其有福报,能传递给患者。
根据诊所简介展示,该 " 团队 " 共有 5 人,除 " 院长 " 黄某某外,还有 3 名主任医师和 1 名药剂师。民警在侦查中发现,3 名医师均为退休中医医生,和黄某某轮流坐诊,而身为 " 院长 " 的黄某某连行医资质都没有。
开药不看病症而看经济条件,诊所与 " 医托 " 四六分成
64 岁的黄某某是湖南衡阳人,是 " 医托 " 案的主要嫌疑人,自称毕业于某大学,是国家级研究院中医药研究员,但实际只有高中文凭。对于其所展示的各种名誉头衔、接受的电视专访,黄某某交代:" 都是花钱请人制作的。"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上世纪 90 年代,黄某某来到南京,在一家中医诊所当学徒。2014 年,他注册成立了中医诊所,并陆续招来了财务、司机、药师以及 3 名退休医生轮流坐诊,黄某某的妻子则做些后勤工作。因一开始诊所没有客源,黄某某便动起了歪脑筋,请来亲戚、老乡来当 " 医托 ",帮忙拉人就诊。据黄某某交代," 他们每拉来一个患者,且开了药的,都要给他们 20 块钱,外加 6 成的药费。"
" 康兴益中医诊所 " 主营皮肤病治疗,患者被 " 医托 " 介绍过来后,需先支付 35 元挂号费,随后由当日坐诊医师负责检查开药,但多数情况下,黄某某还要亲自听诊、" 审核 " 处方,主要是为了通过患者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经济情况,好在处方上增开一些事先配好的常见中药,以此来多赚药费,他给所有病人增开的几乎都是同种药品。经查,诊所将成本数元至数十元不等的廉价药品以成百上千的价格卖给患者,收取高额挂号费、药费,每位患者支付的药费几乎都在 1000 元以上,该诊所的月非法所得最高时超过 30 万元。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审理中。
警方提示:看病谨记 " 四不要 "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看病途中,要避免 " 医托 " 陷阱,一定要做到 " 四不要 ":一是不要理会。不要理会医院附近,任何无缘无故上前热情攀谈的陌生人;二是不要轻信。不要因急于治病,轻信他人推荐的非正规医院或诊所;三是不要盲目。对于不熟悉的医院、诊所,不要盲目就诊,应先多方了解、核实,切勿被虚假宣传迷惑;四是不要认栽。如若发现被骗,要第一时间报警求助,不要因嫌麻烦、图省事而忍气吞声。(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