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1-23
南京人均期望寿命升至83.59岁,脑血管病仍是“头号杀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洪忻 记者 刘峻 梅书华)11 月 23 日,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南京市 2019 年人均期望寿命报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9 年,南京市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 83.59 岁,较 2018 年的 83.32 岁增长 0.27 岁,连续十年保持向上攀升态势。

△ 2007-2019 年南京市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趋势图

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十年增加了 6.99 岁

" 评价一个城市的健康水平,不是看了多少病人,做了多少手术,老百姓关心的是能活多长,活得好不好。" 据悉,2019 年南京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是 83.59 岁,男性为 81.53 岁,女性为 85.77 岁。与 2009 年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的 76.6 岁相比,十年时间,增长了 6.99 岁。

近十年来,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每年稳步增长,这得益于南京市居民生活水准、医疗救治、生态环境、疾病防控和妇幼保健等整体健康维护水平的提高。

△ 2010-2019 年南京市户籍居民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趋势图

什么是人均期望寿命?人均期望寿命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三大核心指标之一,是指某一地区新出生人口未来存活年龄的平均值,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整体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标。人的寿命和遗传、经济发展、医疗卫生、生活习惯、教育环境等有关。

例如 2018 年中国人均期望寿命是 77 岁,指的是我国 2018 年出生的婴儿,如果没有意外,平均可以活到 77 岁。如果不是 2018 年出生的,就不属于这个群体了。

脑血管病成南京市居民单病种首位死因

作为拥有 850 多万常住人口的一线城市,南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谱转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人民的健康需求不断提升。

△ 2019 年南京市分病种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

2019 年,南京市居民死亡 41848 例。其中,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居民占全死因的 90.87%,与 2018 年的 89.41% 相比有上升趋势。

△ 2019 年南京市户籍居民疾病系统前十位死因构成

2019 年,南京市户籍居民疾病系统前五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占全部死因的 91.30%。

△ 2019 年南京市户籍居民单病种前十位死因构成(%)

2019 年南京市户籍居民单病种前五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病、心脏病、肺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及胃癌,占全部死因的 59.13%。

世界卫生组织将 30-70 岁(不包括 70 岁)发生的死亡定义为 " 早死 "。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被 WHO 推荐为各国家评价慢性病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

2019 年南京市户籍居民四类主要慢性病的早死概率为 8.75%,较 2018 年下降 7.8%。恶性肿瘤早死率为 5.42%,居四类慢性病之首。男性四种慢性病早死率是女性的近两倍。

气温骤降,谨防健康杀手

专家提醒,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没有秘诀,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重点控制的危险因素。有关专家提醒市民,首先定期进行体检,着重了解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变化,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找专业医生进行干预控制。其次,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限制盐的摄入,清淡饮食。此外,要减肥,控制体重。

另外专家提醒,这两天南京降温,气温骤降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可能会有血压剧烈波动甚至引起粥样斑块破裂或血管破裂,进而引发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等,所以这些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暖。

(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